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旨在培養中國古代文學專業領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具體目标為:
1、要求學生在政治合格、遵紀守法、愛國敬業、人格健全的基礎上,通過相關的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在中國古代文學專業領域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廣博的專業知識。
2、能夠運用多種學科方法探索本學科前沿課題,做出創新性研究成果,拓展學科研究領域,講究學術規範,寫作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3、具備在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獨立從事本專業教學、研究及相關社會工作的能力。
二、培養方向
1、古代文學與民俗文化
該方向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多種文體(或時代、地域、文學現象等方面)中所涉及的民俗文化問題,從民俗角度研究古代文學,或從文學角度研究古代民俗,做出具有交叉性、創新性及拓展潛能的學術貢獻。
2、古代叙事文學研究
該方向可以利用本專業教師在古代小說、戲劇及神話、傳說、故事、俗文學等方面的學術基礎,指導學生開展相關叙事文學研究。
3、古代韻文文學研究
該方向可以利用本專業教師在《詩經》、《楚辭》、漢賦、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方面的學術基礎,指導學生開展相關韻文文學研究。
4、雲南古代文學研究
該方向可以利用本專業教師在雲南古代漢文文學方面的學術基礎,開拓雲南地方文學研究領域,形成本校學術特色。
5、中國古代文學與東南亞古代文學研究
該方向可以利用本專業教師在越南漢文文學、東南亞古代民間文學等方面的學術基礎,形成本校學術特色。
三、學習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學習年限為4年,累計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碩博連讀研究生碩士階段加博士階段基本學習年限為5年,累計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7年。對提前完成培養計劃,學位論文符合申請答辯要求的研究生,經過規定的審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辯、畢業并申請學位,具體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博士生課程教學重點通過本學科經典研究案例分析、經典著作和文獻研讀、前沿進展報告、講座等教學形式,培養博士生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知識體系,訓練博士生科研學術創新能力。
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包含學位課程、非學位課程和必修環節三部分,其中學位課程包括:學位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學科方向課;非學位課程包括:公共選修課、專業選修課、跨學科課程、學術系列講座;必修環節包括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等。
本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在申請博士學位前,必須取得總學分不低于15分;碩博連讀研究生在申請博士學位前,必須取得總學分不低于40分。
050105(代碼)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名稱)博士研究生課程設置表 |
課程類型 |
課程 類别 |
課程中文名稱 |
課程英文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是否必修 |
備注 |
學位課程 |
公共學位課 |
政治理論 |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
Marx doctrine and contemporary China |
36 |
2 |
1 |
考試或論文 |
必修 |
|
第一外國語 |
學術寫作 |
Academic writing |
36 |
2 |
1 |
考試 |
必修 |
|
學術寫作國際會議英語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nglish |
36 |
2 |
2 |
必修 |
學科基礎課 |
中國語言文學基本理論與學術論文寫作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theories and academic writing |
54 |
3 |
1 |
論文 |
必修 |
學院課 |
學科方向課 |
古代文學與民俗文化 |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olklore in ancient China |
54 |
3 |
2 |
論文 |
必修 |
|
非學位課程 |
專業選修課 |
古代文學專題研讨 |
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a |
36 |
2 |
1 |
考查 |
選修 |
學院課 |
必修環節 |
學術活動 |
學術活動 |
Academic activities |
|
1 |
|
博士生在讀期間必須在校内、國内或國際學術論壇或會議上做一次學術報告;必須參加不少于10次本學科講座、研讨會等學術活動 |
必修 |
|
申請畢業和學位論文答辯需要達到的最低學分 |
不低于15學分 |
五、課程教學及考核要求
1、課程教學
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在課程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将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對教學内容和教材使用審查。
從能力培養出發,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和自主學習的需求,及時将學術前沿、學科交叉知識充實到教學内容中。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倡導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廣泛采用小組研讨、團隊學習等教學方法。
教學大綱附後。
2、課程考核要求
學位公共課考核方式為考試、學科基礎課考核方式為考試或論文,學位方向課和非學位課按具體情況采取考試、考查或論文的方式。考核方式為論文的課程,須按照學術規範來完成論文,違反規範者,視為不合格。考核成績≥60分(或≥C級)為合格,學術活動達到學院要求次數為合格。不合格須補考或重修。
六、培養方式
遵循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特點,充分發揮導師指導研究生的主導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發揮導師積極性和學術群體作用的培養機制。重視在培養過程中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采用啟發式、研讨式的教學方式。培養研究生獲取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知識的能力。具體培養方式如下:
1、在導師指導下,根據培養方案和研究生本人情況制定該研究生培養計劃,由導師負責落實執行。在保證完成培養計劃的前提下,研究生可根據需要并經導師同意再選修若幹門其它課程。參加本專業組織的中期考核,合格後方可繼續完成學業。
2、博士生的教學采取講授與自學相結合、重點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方式。博士研究生的獨立見解和創造性應作為成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3、博士研究生對外文獻的研讀應達到一定的數量,同過對外文文獻的研讀使學生跟蹤理論前沿。結合專業方向和導師的研究領域适當參與課題研究,培養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
七、培養過程環節管理
1.制訂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
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知識背景和研究興趣,由導師組制訂學生個人的培養計劃,指導研究生進行課程學習、能力訓練、開展研究工作。培養計劃包括課程學習計劃和論文工作計劃兩部分,課程學習計劃根據培養方案和研究生的專業基礎制定,一般在入學一個月内完成。論文工作計劃一般在第三學期内完成。
2.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開展情況考核
博士生在讀期間必須在校内、國内或國際學術論壇或會議上做一次學術報告;必須參加不少于10次本學科講座、研讨會等學術活動,不得少于10次,達到要求者記1學分。原則上本專業博士生田野調查時間不得少于6個月。
3.開題
博士研究生均需進行開題,如開題環節未能通過,須在半年内重新進行開題,通過方能撰寫論文,開題後如論文題目有重大調整和修改的研究生均需要重新進行開題。
開題時間:入學第三學期,開學一月内提交開提報告,學期結束前完成報告開題會議。
開題報告内容:文獻綜述、選題背景及其意義、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工作特色及難點、預期成果及可能的創新點、經費預算、參考文獻等。
開題委員要求:至少包含導師在内的五名本學科專家參與,原則上為教授或研究員職稱。但導師不能擔任開題評審工作組長。
4.中期考核
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參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現、課程學習和獲得學分情況、科研開展和論文發表情況等。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繼續學位論文撰寫工作,考核不合格半年内可以向培養單位或學科提出1次重新考核,如考核再次不合格将予以分流。
中期考核的時間:第5學期。
中期考核具體實施細則和辦法:
(1)研究生必須在中期考核時對個人思想政治表現、課程學習和獲得學分情況、科研開展和論文發表情況等認真作出報告,對畢業論文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報告已完成的論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主要困難等。中期考核報告格式由學院統一制定,以書面形式送交。
(2)導師需對學生的思想政治表現、課程學習和獲得學分情況、科研情況等做檢查并寫出意見。包括對該生已有工作的評價、計劃完成情況以及對後續工作的預估。
(3)完成後及時送交學院檢查和留檔。
5.預答辯
博士研究生必須參加預答辯,預答辯的具體要求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八、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博士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學位論文寫作過程由開課報告、論文完成情況階段性檢查、論文評閱和論文答辯幾個環節組成,用于論文工作的全部時間不得少于2年。博士生必須根據學校和學院的規定,按時進行開題、中期檢查、預答辯和答辯。
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作者對所研究的課題應有創造性的見解,論文内容應能反映作者在本學科領域内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學位論文要求觀點鮮明,論證嚴密,資料翔實,文理暢達,恪守學術規範,努力吸收前人和今人的學術成果,但必須堅決杜絕抄襲和剽竊的現象。
博士生資格論文的相關要求參照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九、文獻閱讀要求
序号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及年代 |
閱讀程度 |
1 |
陳垣史源學雜文 |
陳智超 |
三聯書店2007 |
精讀 |
2 |
金明館叢稿初編(及二編) |
陳寅恪 |
三聯書店2001 |
精讀 |
3 |
管錐編 |
錢锺書 |
中華書局1979-1982 |
精讀 |
4 |
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 |
徐有富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
精讀 |
5 |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 |
郭英德等 |
中華書局1995 |
精讀 |
6 |
中國民間故事史 |
劉守華 |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
精讀 |
7 |
唐五代志怪傳奇叙錄 |
李劍國 |
中華書局2017 |
精讀 |
8 |
新輯搜神記·新輯搜神後記 |
李劍國 |
中華書局2007 |
精讀 |
9 |
歲時民俗與古小說研究 |
李道和 |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
選讀 |
10 |
民俗文獻與民俗文學研究 |
李道和 |
巴蜀書社2008 |
選讀 |
11 |
幹将莫邪傳說研究 |
李道和 |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09 |
選讀 |
12 |
漢賦與經學 |
馮良方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
選讀 |
13 |
雲南古代漢文學文獻 |
馮良方 |
巴蜀書社2008 |
選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