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慶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百年校慶 > 文學院教師訪談 > 正文

初心不改永傳承——李炎教授訪談錄
發布時間:2023-04-18 文章來源: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

初心不改永傳承

                                                                 ——李炎教授訪談錄

說明: 與李炎教授采訪後的合影

 

采訪人:袁若愚吳亮銀高田雪

時間:202232

地點:雲南大學科學館312

李炎,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考入雲南大學中文系,後任教于雲南大學。雲南大學國家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主任,雲南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産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藝術産業專家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文化産業研究會會長,雲南省“民族文化發展”智庫負責人,中國文化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産業管理專業學科委員會副主任,吸納後獲得過雲南省優秀教學生活一等獎,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榮獲“中國文化産業2020學術貢獻獎”。

 

 

采訪者:2022年是雲南大學建校100周年校慶年。為迎接雲大百年校慶,同時也為給雲大中文系留下珍貴影像資料,延續學術傳統,發揚老一輩教師的學術精神,雲南大學中文系特對李炎老師進行口述式訪問。李炎老師您好!

李炎:你好。

采訪者:請您談一談自己年輕時候的求學經曆,并談談您在求學過程中有沒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李炎:我們60年代初出生的這一代人,是幸運的一代,讀大學剛好趕上改革開放,尤其是重新恢複高考1977年、1978年幾乎是間隔一個學期就招兩屆學生。我于1982年考入雲南大學進入中文系學習當時文科專業将英語和中文合并在一起招生,叫做英語兼報文科。我當年的英語成績是生源地的最高分本可以外語系外語專業,因從小喜歡閱讀,受家庭影響閱讀了一些文學作品,包括西方文學作品,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學在填報時把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第一志願,從而入了中文系,開始了我四十年的學習和研究

我們那代人和今天的年輕人有很大不同。我們進入大學之前,雖然也閱讀過一些書籍資料,但是那些知識和接觸到的思想、觀念較為單一,除了在自己對文學藝術有一點了解外,很多的知識都是一片空白。今天90後、95後的大學生們在進入高校以前就已經接觸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和信息。對我們那代人來說,進入大學,才打開了人生的一個較為系統知識的大門。

我們進入大學時,正好是中國高等教育重新恢複的關鍵時期,7778兩級的學生年齡差異比較大,同時在學校幾個年級的同學們年齡相差有十多歲的,互相之間的交流、影響跨越了一兩代人。老師們更是由幾代學者組成,這幾代人有不同的學科積澱和知識儲備。比如,德高望重的張文勳先生有着非常深厚的國學功底;由張先生他們培養的40年代生人、6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們也留在高校工作這一代教師不僅有一定的國學功底,而且也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關于文化、藝術、美學、文學之間的系統理論,有較為系統的前蘇聯文藝理論和美學知識體系;在我們的老師中還有工農兵學員留在高校從事教學老師他們有着特殊的時代生活和學習經曆,他們關注的問題和審視角度也會帶有特殊時代的痕迹。當然随着改革開放,擁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老師們也開始進入校。可以說我們那幾級的大學生同時接受着三四代不同學者們的培養,也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同學共同在一起學習、生活,汲取不同時代老師們的思想精華。

剛進入大學就能遇到這些老師,我感到非常榮幸。這批老師們将知識儲備、飽滿的情感和社會責任相結合,将80年代的知識全部集中起來進行教學。我之所以覺得在這個時代進入大學學習是幸運的,正是因為這些經曆過高等教育斷裂期的老師們,全情地把自己的學術思想以及對時代的責任通過教學實踐傾其所有地托付給我們。那個時候,師生們之間沒有距離,我們經常主動找老師探讨交流老師們也一樣,感覺當時學校很小,老師們除了上課和休息時間外,幾乎都和學生在一起。師生們甚至一起自習、讀書、聊天,學生們則幫老師們批改作業、登記成績。大多數教師都非常認真地投入教學工作。個人覺得我趕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這也為我後來的學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并不是一個龐大的、複雜的理論體系,而是從幾代教師身上得到的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國家社會的使命和責任感。

剛入校的時候,張文勳先生當時系主任,記得先生在給我們做專業介紹時候的情景,張老師談到:“進中文系的同學們中間,有的人可能想當作家,有的可能想當記者,有的可能想在高校當老師……但是不管怎麼樣,相信當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會受到藝術和文學的熏陶一輩子都會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欣賞美、會去尋對美,豐富你的人生,堅守美好的理想與信念這些年來,随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商業大潮、功利主義思想彌漫,其實有很多可以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機會,但始終堅守在高校任教、從事文化藝術研究這條道路,因為我真的覺得文學、藝術可以讓我的人生不斷豐富、完滿。通過文學藝術知道人應該為何而生存、如何去生存。

四年大學時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一些情形是在現在高校中很難再看到了。當時我們中文系有專用教室,是會澤院後左拐角處的114教室。當時學校條件很差,供電有限,隻有會澤院的教室可以通宵上自習。記得有一次在教室自習看書,晚上10點多,教室裡面已經沒有幾個人,我突然發現周圍的其他燈光都熄了,隻有我和幾個同學頭頂的燈光亮着。擡頭一看,是系主任張文勳先生悄悄進到教室,把其他的燈都關了,隻留下我們頭頂的燈光。這些小事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我想很多對人産生一生影響的,并不是那些豪言壯語、宏偉目标更多的是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天高校教育中,可能缺少的就是這樣的言傳身教。

大學畢業後,我被學校選拔留校任教,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總覺得知識不夠,積極去上助教班、上研究生班,去到武漢大學和其他學校學習不斷汲取知識、90年代中期,自己覺得還需要靜下心來,在文學史、文學理論、美學方面進行系統學習。又回到中文系,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是趙仲牧先生。張文勳先生、趙仲牧先生、杜東枝先生,這幾位老師不僅本科階段,在研究生階段也都給我上過課,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自己開始了對中外文學藝術、藝術理論和美學的系統學習。我從本科開始跟着仲牧先生學習,跟着先生攻讀碩士最後把先生從醫院送走,今天先生的音容笑貌曆曆在目,一言一行還在影響着我。仲牧先生一生獻給學術和事業,先生晚年時候,我和他像父子一樣相處。追随和陪伴趙仲牧先生20多年,我們總是在就哲學、美學、藝術、文化等問題不斷地探讨、追問、思考仲牧先生對于學業那種追認式的研究方法,對我的學術研究提供了終生受用方法先生通常總他會從一些最簡單的問題開始,就着這個問題從藝術、美學、哲學角度,一層一層地開始進行深入探究。他常常用對話和探讨的方式“折磨我們這些學生,直至我們無以言對時,便開始系統講述他的理論和知識體系。在這種追問式的教學中,我們涉獵了一個又一個理論問題。當然,随着我們的成長,在先生折磨我們的同時我們提出、思考的問題也反過來開始“折磨先生。我們和先生常常從中午聊到夜晚,從夜晚聊到天明。這樣不曉晨昏、不知疲倦的思想碰撞、學術交流。我們像父子一樣共同生活十多二十年,也免不了為學術問題争得面紅耳赤,在生活裡吵吵鬧鬧至今仍然記得先生和我上小學的女兒兩人争着看電視的場景,先生童心不泯,與家人一起其樂融融。今天,總感覺這樣的師生關系越來越少了。

中文系有很多值得去留戀和思考的事,現在人類學博物館旁邊的東門,是連接本部校園和東一院的進出口,從東一院進校本部必經之路,門不大,進門後是個小斜坡上,邊上有一個很小的四合院。院裡住着中文系的兩位老師,一位是喬傳藻老師,喬老師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當年給我們上寫作課,另一位是李子賢教授,李老師是研究民間文學和神話。從上學到上班,每天都要經過小東門,無論多晚,都能看見兩位老師院裡的燈光亮着,不管多早上班,總會看到小院裡的燈光。兩位老師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感召着我,讓我不能懈怠。

師承是高校的優良傳統,中文系注重培養年輕人。世紀之交,文藝學的張文勳先生、趙仲牧先生和杜東枝先生,年事已高,中文系裡就文藝學三門基礎課程的接班進行研究。張國慶老師接了張文勳先生的古典美學和文藝理論;王衛東老師接任了趙仲牧先生《西方美學史》的教學,我接任了杜東枝老師的《美學原理》課程。還記得系主任段炳昌老師、三位老師和我們交接時的囑托,以及與老師接班時的忐忑。

在自己的求學、治學中,最多的就是高校的這種學術傳承。這種精神一直激勵不斷地拓展知識,進行教學、從事研究。在雲大工作的30多年中,也曾經有若幹次走出高校、調換其他領域工作的機會,但都沒有真正打動我。我願意留在高校中,把前輩老師身上學到的東西,傳遞我的學生現在,我把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耐心與他們溝通、引導他們共同思考,把中文系仲牧先生、文勳先生傳承下來這種探讨式的、追問式教學研究方法發揚光大。希望這種教學研究方式,能讓我們學生治學嚴謹,通過追問,觀察從而探究真理。

采訪者:聽了您講述的這些我不禁有一些疑問?既然您之前是研究西方美學史和美學原理是什麼機緣讓您跨到文化産業這方面的呢

李炎:這個話題非常有意思,過去高等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讀中文系确實不少同學是奔着成為文藝工作者,藝術家、文學家擔當和使命去的。但客觀說,中文系培養出來的學生真正能成為作家一直在學科領域下去的其實不多。對中文系的學子們來說,畢業之後工作和走向是多元。漢語言文學專業,更多的培養學生通過掌握語言,通過探究文本方式去發現、認識社會和生命情感。中文系畢業學生,通常具有較強的文字語言表達能力,更多是在政府、文化事業單位、企業以及各行各業當中從事與文字、寫作、管理等相關工作。我們班80多個同學,真正在高校從事教學研究的并不多,他們有的是政府官員,有的從事新聞媒體工作,也有警察部門,企業管理,也有的是中小學老師,他們在各自行業、崗位上都非常出色,系統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和通過文學對社會、人生的理解,使得他們能堅守自己的理想與信念

2001,中國發生了三件大事,首先中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金,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布我們進入了小康社會發展階段;第二件事中國加入了WTO示着我的經濟、社會、文化納入國際化、全球化體系之中第三件事是中國即将舉辦2008年的奧運會中國走向世界,世界擁抱中國,全國人民都為此歡呼。中國人終于通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二十年奮鬥,解決溫飽問題小康社會大步邁進這個時期,人民群衆的基本文化權利訴求不斷增加,快速增長的都市為主的大衆文化消費開始呈現。同時,科學技術發展迅猛,互聯網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文化藝術的生産、傳播和消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從高雅藝術、精英藝術開始向大衆藝術、大衆消費進行轉換。國家敏銳地圍繞這些問題提出了我們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的戰略,就像咱九年義務教育、基本的醫療和社會保障一樣,要人們看得到報紙、看得到電視、收聽得到廣播,要讓公共文化服務覆蓋全社會,全社會要建設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文化廣場,讓人民群衆有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享受滿足人民基本的文化權益。同時,不同的文化消費偏好不同的消費階層,促使龐大的都市文化消費群體迅速增長,僅依靠文化事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遠不能夠滿足人們的多元文化消費需求。這個時候資本開始進入到藝術市場,藝術這段時間開始進行規模化、工業化、複制化生産。在西方二十世紀初就出現的法蘭克福學派也探讨了文化工業等這些問題。這個時候雲南意識到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歌舞藝術、音樂等等,它将是雲南在發展旅遊業中一個重要的資源,這個文化資源可以轉化成文化資本、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來豐富我們的群衆、消費者的文化訴求。雲南大學的民族學本身就涉及文化産業的一部分,剛好我從事這個專業。學校就想成立一個文化産業研究所。助推高校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我當時在成人教育學院分管教學和科研,學院是一個有兩萬多學生、五六十位老師的大單位。學校讓将我成人教育學院調出來籌建文化産業研究所,在當時的施惟達教授、段炳昌老師的支持之下,開始籌建文化産業研究所,開始了我跨專業學術生涯。我從文學藝術研究到了少數民族藝術研究,到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産業發展的研究,2003為界大學畢業後的前十七年,我主要做的教學,涉及的領域包括文學、文學原理、美學和少數民族藝術和成人教育管理2003年開始到今年,20我開始從事文化保護傳承、文化經濟、文化産業研究。2003年成立研究所,一張桌子、一台電腦開始起步。2006年,我們作為全國最早推動文化産業研究的高校,成為國家文化部的六個國家級的文化産業中心,西部唯一一個以研究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産業發展的研究單位。

采訪者:聽完您的經曆,我之前一直覺得文學是作為無用之用,但是您已經實現了對我們雲南的非遺傳承保護,讓更多人看到我們雲南文化,我覺得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麼請問您如何看待雲南這些年文化産業的發展問題呢?

李炎:這個問題很大,實際上直到現在我們還繼續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我個人認為雲南是一個多民族彙聚的地區,在多元一體背景之下,多民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融合所構成的中華文化。雲南民族文化具有中華優秀文化的基本價值理念和準則。雲南民族文化既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有他自身的地域性、族群性的特征。全球化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那就是我們在全球化挑戰中,随着國家實力的發展,文化可以成為一個地區的标志和符号,甚至是地方重要的資本和軟實力,成為與世界對話的符号體系。

文化在全球化的進程當中,以及現代科技和技術的引領之下,也帶着文化工業的發展狀态,它一方面呈現出一種趨同和平面化,但另一方面在趨同和平面化的過程當中,它又引發出各種文化多樣性的、差異性、個性的訴求。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很早就意識到這個方面的問題,到了20世紀21世紀世界各國越來越意識到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立的文化,文化之間不存在高下之分。文化的多樣性就變成了個性化的産品,成為一個地區重要的标識和符号,也是地方吸引全球關注,提升競争力的重要力量

雲南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二十五個少數民族加上漢族,在這塊土地上孕育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從神話、歌謠、民謠、史詩,一直到歌舞、音樂、藝術、建築、服飾,尤其是族群和村落,以及特定的生産、生活方式共同構成的多樣化的文化生态系統。在90年代中期,以及十九世紀、上世紀中葉,我們一批學者和專家就敏感地意識到,雲南不僅是動物王國、金屬王國,同時也是個文化國。所以在這種背景之下,民族文化資源将會是這些民族地區跨越工業化進入後工業化社會的一個重要的資源。雲南為此在全國最早提出了民族文化大省建設的戰略。民族文化如果依托旅遊資源轉化成為提供大衆文化消費、主流消費者的一個具體的産品和服務,将會使民族文化在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産生巨大的帶動作用。我認為雲南民族文化實際上在全國率先走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即通過挖掘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以旅遊為載體、以文旅融合的方式來提供多樣性的文化産品與服務,由此帶動地區經濟社會轉型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雲南民族文化價值的再認識,民族文化保護前提下的合理利用和産業化發展,雲南為西部地區提供了很多值得關注和研究的樣本。比如說,麗江通過了世界三大遺産的申請,通過麗江古城的保護,讓大家關注到麗江,使麗江從一個默默無聞、以農耕經濟為主的小城、一躍成為世界著名的、重要的旅遊景區和景點。

去年我帶團隊對麗江二十年的發展做了一系列的總結,把它納入國家文化藍皮書系列。我們以世界的眼光看麗江,麗江的眼光看世界,麗江的實踐、發展和經驗做了系統的研究。現在大理、西雙版納等等都是依托地方文化資源,讓世界重新發現。我始終認為雲南的民族文化在未來依然是我們今天國家倡導的城鄉一體,鄉村振興重大資本。鄉村振興不僅是産業振興,很多民族地區靠什麼?民族地區很難在國家産業布局中,去現代工業體系,也很難做強金融業。做什麼呢?地方文化資源挖掘,利用全球化市場和大衆文化消費、城鄉文化消費,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興許是一條民族地區發展的可行道路。這也是我作為一名文學藝術學者從殿堂式研究轉向文化産業、文旅融合發展研究的心路曆程

采訪者:我曾了解到,您在做文化産業項目時,主持和參與過國家、省、部級的課題10多項,其他的橫向項目也有40多項。您在做這些項目的時候,有沒有一些心得體會可以跟我們分享?

李炎:作為高校的一名學者,利用自己的知識理論和團隊力量在服務社會中推動和促進學科發展。或者說,為這個領域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需要觀念有所轉變。起初自己也還不大理解,關心自己成長的師長、親友也不大理解。文化工業、文化經濟一開始是書本上的東西,在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文化經濟、文化産業甚至是一個批判的概念,自己要去做研究,僅僅從知識性的東西考慮怎麼去理解是不夠的。走出書本,去接觸快速變化的時代和社會,這個過程艱難。需要理念、價值觀的轉變,也需要你帶着團隊走向實踐,社會,去改變傳統的研究範式。從書齋走向田野,從書本中的理論走向相關産業的實踐。這個過程很艱難,需要不斷地去補短闆、知識、理論、方法、政策。什麼是産業?什麼是經濟?什麼是市場?什麼是消費?不斷地去拓展自己的知識和領域。政府是怎麼看待的?市場是怎麼看待的?這個過程不僅是研究文化産業的人,原來搞經濟和産業的人也不一定理解。而且藝術就是藝術,文學就是文學,文學怎麼可能成為産業?技術怎麼能進行産業化?不懂,去請教專家,去模仿、去與企業家、市場接觸。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

我們在做一些地區的戰略發展規劃的時候,要從一個學者的角度切換到一個地區的最高領導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一開始做的一些成果,知識性、學術化、理論色彩太濃。地方政府說,我們看不懂。我們要的是怎麼去做。需要站在一個州長、縣委書記、省委宣傳部部長、省長這個角度換位思考,把我們的思考轉化成可以互利共赢的工作,這要求我們要熟悉市場、理解并有相當的認識,迫使我們從書本當中跳出來,到實際當中去觀察、去行走。

這些年可以說正是我們堅守這條原則,走出去,從學校走向社會。走下去,我們走到田野、走到企業、走到消費者和群體之中。我們研究一些少數民族工藝和發展空間時了解市場。我帶着年輕團隊,到大理、麗江這些地區,一家一家去跑,一點一點去看、去觀察。買工藝品的這些人是什麼人、價位如何、每天銷售情況是怎麼樣,調查後進行統計,和工藝師、企業家、市場、政府官員不斷去碰撞、去對接。走得下去、走出去、走上去這個過程是非常之艱難,這個時候才真正理解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難。

今天文化藝術的生産模式發生着急劇的變化。數字技術,互聯網徹底打破了很多傳統藝術生産、貯存和分配的方式。過去欣賞藝術必須是在地性藝術有主體、客體。今天戴上耳麥,一個小小的移動手機或電話就是個圖書館、藝術館、美術館,它打破時間和空間。藝術、文學的生産、傳播、組織、傳播、消費接受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這些問題都困擾着、影響着我們的文化藝術。文學、藝術它已不是一個孤立的書齋、美術館、博物館和圖書館,它鮮活地融入了我們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之中。感激時代,感謝選擇的文學藝術研究,也由衷欣慰自己研究文化經濟、文化産業這條道路。從文學、藝術、藝術理論、美學、社會思潮,到文化市場、文化消費、藝術消費的偏好,再到經濟學、到管理學、到社會學、民族學的關注需要不斷去拓展相關學科的知識。但在過程當中,覺得一扇扇窗戶在我面前打開,自己的人生經曆也不斷豐富。有的時候想,人生有生命的長度,但還有生命的寬度。從書齋走出來,走進社會,使得我的生活、生命、經曆、閱曆更加豐富從中感知和積澱的思考也會激發我還想再回到自己的文學藝術理論研究領域。我給自己确定了一個方向,即在自己多年從事的比較文學和藝術理論研究的基礎上,聚焦“中西方文學藝術中的時間和空間比較”問題。用後面的五年、十年時間把這個課題完成。

采訪者:聽了您的經曆,我終于知道什麼叫做精彩的人生了!

李炎:依舊是從家裡到辦公室、田間、再到圖書館、到教室和學生交流的一個過程,這還是我目前主要工作。

采訪者:但我認為,無論是從雲南大學來說,還是拓展到整個雲南省概念來說,在文化産業這個方面,您作為一個探索者是名副其實的。在您這些年的經驗中,您覺得在教學和科研中有沒有哪些經驗是可以告訴我們這些學弟學妹的?

李炎:首先是我們要對大學要有一種新的認識。今天我們說大學非大樓之謂,乃大師之謂也,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當你進到大學這個階段,我個人的一個基本的想法就是我們把自己人生當中最美好的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乃至再四年、五年的博士學習的時間都給了學術。既然選擇走這條路,就一定要有所得。我們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應該完成我們自己應該去做的事。

今天在高校裡面當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同學非常辛苦,起早貪黑做無數作業,看到高考結束,不少中學生把自己做過的試卷、試題作業摞起來之後比人還高。但進入高校之後,突然發覺很多學生迷茫了。這個時候進到某個專業學專業知識,他們更多會考慮這個專業學的東西對自己今後進入社會有多少幫助。從事基礎學科的同學,像文學、民族學、哲學,以及曆史學專業,好像和這個時代、社會之間有很遙遠的距離,似乎學金融、會計、計算機、藝術設計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我的理解是今天我們大學教育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衆教育,轉向一個進入時代和社會之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的訓練。希望學弟學妹們在今後的學習當中,首先想到既然進到這個專業,既然選擇這個專業,我們就要培養對這個專業的一種興趣和熱愛。當然,漢語言文學作為一個成熟的學科和一個較為完備的體系,它發展到今天還能走下去,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一定是和這個時代、社會之間有着密切關系的,社會一定是需要這個專業,需要具備這個學科、領域系統知識和理論體系和基本能力的學生。

今天漢語言文學專業和時代社會的關系已經從簡單的我們理想狀态的一個點,開始變得非常複雜和多元。它和社會之間有着非常複雜的關系。對文學藝術的理解不要鑽牛角尖,不要走到象牙塔的内部去。文學藝術也是與今天時代相關的社會學科和知識體系。本科階段我們需要建構起我們一個對專業的學科、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需要有語言學,需要有東西方文學的曆史和文學作品作為支撐今天我們不僅課本、課堂和老師們的講授中走進、認識、認知文學是什麼,藝術是什麼,需要通過一些經典式的作品和專題式的研究,拓展對文學藝術之間的多元的審視和維度,去建構起一個知識體系基本的框架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也還需要當代社會、文學藝術的實踐中去思考、歸納、總結出文學和藝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流變。到了研究生和博士階段,我特别希望我們的學弟學妹從本科階段已經建構的知識體系當中去打破它,去提出懷疑和思考的東西,然後去解構它。在解構當中再重構自己對文學藝術的新的理解認知。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更多可以值得思考的問題和審視角度。比如說今天文學藝術和經濟的問題、文學藝術和社會的問題、文學藝術和消費群體的問題、文學藝術和社會心理的問題,乃至文化和國家的權力之間的關系等問題。

過去全國的藝術家、文學家一年創作出幾百部小說或上千篇作品就已經很可觀了。現在一年可以生産上百萬部在網絡當中流行和傳播的文學藝術作品。這給我們提供了文學藝術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今天網絡上中國對海外出口的影視文學作品高達2800萬部。北師大的一位著名教授中表示,哪怕是這些網絡文學作品隻有萬分之一的具有質量,都比今天在中國文聯注冊的作家産生的作品豐富許多。希望大家在讀書期間把握自己三四年最好的青春年華,為今後自己的人生道路,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國内外的高校,越往高處走,讀起來越艱難。香港中文大學的社會學和民族學、文學的研究生講,今天我如果不讀100頁的書就意味着我明天要讀200頁的書。今天我們很多同學大部分的時間在網上沖浪,在碎片化的知識當中暢遊缺少主動去讀書和探究問題的精神,尤其缺少對原著、文本的閱讀要理解偉大作品的精髓和背後更加深刻的文化、哲學、社會意義,需要在細節當中去咀嚼品味。意義在語言之中、在那些精彩的對話當中,僅僅知道碎片化的事件和故事是遠遠不夠的。希望大家回歸書本,關注世界,多打開幾扇窗戶,多開幾道門,為大家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采訪者:您剛才傳授我們的經驗,我覺得非常受用,能看到您對中文系的深厚情感。最後我想請您對我們中文系的學生說一些寄語。

李炎:我希望我們中文系不同培養階段的學生能在雲南大學即将迎來100周年之際,了解中文系在一個高校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它應該是塑形高校思想和靈魂的基礎學科,是一個高校發展最核心的學科之一。一所好的綜合性高校不應該隻有技術性、應用性的專業。中文專業,這種帶着對社會、人生和最高審美情趣以及不斷求索、拷問世界、拷問人類靈魂的學科,應該得到更大的尊重、更好的發展。而這個期望,必須由我們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成,尤其是今天我們在讀的不同培養階段的學子

采訪者:謝謝李炎老師本次對于李炎老師的訪談到此結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