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20191213日,李森在昆明參加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産業發展司指導,由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舉辦的“雲南新文旅IP研讨會”,并作有關西南聯大文化傳承的發言。

*20191129日至121日,李海英赴複旦學參加由複旦大學中文系主辦的“中國80後詩人手稿大展暨80後詩歌研讨會”。

*20191127日至29日,董秀團、曾瑩赴安徽省南陵縣參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安徽省藝術研究院、南陵縣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協辦的“全國目連戲學術研讨會”,曾瑩提交題目為《齊言歌唱與目連勸善》的論文并作報告。

*20191122日至25日,李海英赴清華大學參加由清華大學中文系主辦的“紀念聞一多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讨會”;

*20191116日至18日,保明所參加由雲南大學發展研究院、雲南大學貝葉文化研究中心、清邁皇室大學文化藝術研究室聯合主辦的“中國-東南亞、南亞貝葉文化傳承與保護國際研讨會”,小組交流發言《傣文貝葉經<佛祖巡遊記>音譯詞的規範化》。

*20191116-18 日,向麗參加由浙江大學國際傳媒與藝術學院主辦的“當代美學問題:理論與藝術批評”論壇,提交論文《審美治理與當代社會》,并做主題發言。

*20191115日至17日,張震赴杭州參加由浙江大學等主辦的第八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

*2019118日至10日,董秀團、高健赴廣州參加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2019年年會。

*2019118日至10日,張計連赴蘭州參加“新世紀英美文學與翻譯”國際學術研讨會,并宣讀論文《麥爾維爾<比利.巴德>神學主題研究”》。

*2019116日,董秀團在昆明參加全國《格薩(斯)爾》統籌保護與傳承(雲南片區)學術研讨會。

*2019111日至3日,向麗赴廣西藝術學院參加“藝術史與民族藝術學術研讨會”,提交論文《人類學批評與當代藝術人類學的問題域》,并做主題發言。

*2019111日至4日,張震赴重慶參加由西南大學主辦,新時代美學、文學批評的“介入”研究高層論壇。

*20191025日至27日,譚君強、陳芳、舒淩鴻赴江西南昌參加第七屆叙事學國際會議暨第九屆全國叙事學研讨會。舒淩鴻作了大會主旨發言,并在會上當選為全國文藝理論學會叙事學研究分會理事。

*20191025日至29日,董秀團、羅瑛、高健、張多赴山東大學參加中國民俗學會2019年年會。

*2019102326日,向麗在雲南藝術學院參加中國藝術人類學學術研讨會,提交論文《記憶·審美資本·時尚——以雲南劍川傳統工藝創意為例》,并做主題發言。

*20191018日至22日,李海英赴海南參加由中國老舍研究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與海南師大文學院主辦的“老舍與中國新聞學”國際學術研讨會暨第11屆中國老舍研究會理事會擴大會議。

*20191013日,李森赴北京參加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的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會議。

*20191012日,趙倩赴北京參加《世界漢語教學》編輯部主辦的第七屆“青年學者論壇”,并做了題為《漢語V+N偏正式複合詞的語義結構與構詞理據》的大會報告。

*2019927日至29日,李娟赴哈爾濱參加由中國加拿大研究會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加拿大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加拿大研究會第十八屆年會暨學術研讨會”,主持分論壇讨論并作會議發言。

*2019927日至30日,李森赴上海參加并主持同濟大學舉辦的“‘藝術學理論的未來’高峰論壇”。

*2019925日至27日,曾瑩赴西安參加由西安音樂學院、陝西曆史博物館、北京大學文化資源中心、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台灣朝陽科技大學通識學院、香港新亞研究所聯合主辦,西安音樂學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承辦的“第十屆古琴國際學術研讨會”,提交題目為《古琴與元人雅集》的論文并作報告。

*2019818日至22日,李海英赴河南大學參加由河南大學文學院主辦的“首屆中國近代文學暑期擰撚講習班”;

*2019725日至29日,張計連赴深圳參加“2019年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執委會會議暨國際比較文學高峰論壇”,并宣讀論文《馬克思‘世界文學’視域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

*201975日至7日,降紅燕赴湖南長沙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讨會”。

*2019615日至19日,李海英赴湖北潛江市參加由湖北潛江市文聯主辦的“潛江章華台詩會”;

*201966日,李森赴南京大學參加由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主辦的“李森詩歌創作研讨會”,會議期間,在南京大學新文學研究中心、南京大學文學院舉辦“詩意母語的陷落——漢語新詩的創作與批評”學術講座。

*2019531日至62日,張計連赴長沙參加“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十五屆雙年會暨‘新中國70年外國文學研究’研讨會”,并宣讀論文《新中國70年澳大利亞文學研究與展望》。

*2019526日至823日,董秀團、陳芳參加雲南省高等教育行管研修團赴加拿大溫哥華蘭加拉學院公派留學。

*2019517日至20日,李森赴深圳大學參加由深圳大學舉辦的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

*2019419日至21日,黃增喜赴山東大學(威海)參加由山大文化傳播學院承辦的“參伍錯綜:文學與學術的交會”學術研讨會,并宣讀論文。

*20181123日至25日,李森參加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首屆主題為“面向與轉向:構建中的中國藝術學”的藝術學博士論壇并主持學術讨論活動。

*20181123-26日,董秀團、羅瑛、高健赴廣州參加中國民俗學會第九屆代表大會暨2018年年會,董秀團當選為第九屆常務理事,羅瑛、高健當選理事。

*20181122日至23日,李森赴蘇州參加由江蘇省作協、江蘇當代作家研究中心、蘇州市文聯主辦,蘇州市作協承辦的第三屆“蘇州作家與中國當代文學”研讨會(詩歌論壇)并發言。

*2018112123日,董秀團參加雲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并當選為副主席;并于23日參加省民協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年與雲南民族民間文學”學術研讨會。

*2018119日至11日,董秀團赴廣西桂林參加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2018年年會。

*201811914日,劉增慧受邀赴廣州暨南大學參加“第十三屆全國語音學學術會議(PCC2018)”并于會上宣讀論文。

*2018111日至4日,謝雪梅赴北京大學參加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第十四屆年會。

*20181019日至21日,謝雪梅赴浙江大學參加以"美學與好生活:跨學科視野下的美學研究"為題的學術論壇。

*20181016日至22日,董秀團應美國民俗學會邀請到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參加2018年美國民俗學年會。

*20181012日至14日,李森參加由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新詩研究所和柔剛詩歌獎組委會聯合主辦的“第26屆柔剛詩歌獎頒獎儀式暨獲獎詩人作品研讨會”,并為獲得本屆柔剛詩歌獎榮譽獎的德國漢學家、詩人顧彬頒獎;同時,在南京大學文學院舉辦主題為“偉大詩人的誕生”學術講座。

*20181012日至14日,張震赴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參加“第15屆中國經典诠釋學學術研讨會暨2018年中國诠釋學年會”,并作小組發言。

*20181012日至15日,楊園赴河北保定參加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二十一屆年會。2018年全年于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訪學。

*2018926日至28日,黃增喜赴廣州中山大學參加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和中山大學哲學系舉辦的首屆“中國宗教學青年論壇”,宣讀論文《在神聖與世俗之間:從黑塞的<東方之旅>到伊利亞德的“聖顯辯證法”》,并擔任分論壇主持人。

*2018921日至23日,謝雪梅赴陝西師範大學參加中國女性文學研究青年論壇。

*201891日至2日,杜鮮赴北京大學參加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佛教史論壇,并于會上做了學術報告。

*2018824日,曾瑩赴北京參加由北京大學文化資源中心、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雲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台灣朝陽科技大學通識學院、香港新亞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古琴國際學術會議。

*2018820日至22日,張之為赴上海複旦大學參加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九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讨會,獲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九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讨會優秀論文獎。

*2018820日至22日,段天姝赴上海複旦大學參加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九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讨會。

*201882日至4日,張計連赴哈爾濱參加“博雅大學堂——2018第三屆全國高校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方法與課程教學高端論壇”。

*2018720日至24日,向麗赴杭州參加“當代美學問題與人類學研究方法”學術研讨會并提交論文,題目是:文化創意時代中審美資本的多重奏。

*201876日至7日,李森赴南京參加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一級學科學位點專家評估會。

*20179月至20187月,舒淩鴻教師以訪問學者身份至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8630日至72日,蘇荟敏赴上海參加複旦大學中文系主辦的“傳承與構建——中國古典美學高層學術論壇”,并作小組發言。

*2018627日,杜鮮于浙江大學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進行以“《南诏圖傳》與南诏大理國的阿嵯耶觀音信仰與圖像”為題的學術講座。

*2018615日至17日,張震赴江西南昌參加南昌大學人文學院主辦的“馬克思《巴黎手稿》研究與當代中國美學建設”學術研讨會,并作大會發言。

*2018511日,陳芳赴廣州參加由《外國文學》編輯部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語言文化學院主辦的“遊戲與文學”全國學術研讨會。

*2017122628日,劉炜赴武漢大學參加第六期升學講師培訓班及千所高中宣講活動。

*2017129日,雲南大學古代文論研究中心主任張國慶、副主任孫興義及我院青年教師張之為、研究生許悅參加了雲南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共同主辦的“新視野與新途徑——中國古典文學傳統學術研讨會”。

*20171278日,李生森參加複旦大學中文系百年系慶和全國中文學科負責人會議。

*2017127日,張國慶赴廣西桂林“八桂教育家搖籃工程”,舉辦了題為“我們今天應當怎樣批評孔子和儒家”的講座。

*20171224日,李生森參加浙江大學舉辦的“藝術與科學高峰論壇”國際學術研讨會。

*2017111114日,劉炜赴廣州中山大學參加首屆中國文體學青年學者學術研讨會。

*2017111013日,董秀團赴湖南長沙湖南大學參加2017少數民族文學年會。

*20171145日,馮良方赴北京師範大學參加“《曆代賦學文獻輯刊》座談會”。

*20171117日,我院代表團李生森、劉炜、吳東海、李瑞生、保明所、陽彥怡出訪泰國藝術大學及宋卡王子大學,加強校際交流合作關系。

*2017102731日,董秀團赴貴州民族大學參加中國民俗學會2017年年會。

*2017102124日,向麗赴大連參加2017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讨會。

*2017102022日,舒淩鴻赴上海外國語大學參加第六屆叙事學國際會議暨第八屆全國叙事學研讨會。

*2017101316日,趙倩、趙玮赴濟南參加第十四屆對外漢語國際學術研讨會(ICCSL-14)。

*201710115日,謝雪梅赴台灣新竹清華大學展開短期訪學與學術交流。

*201792324日,謝雪梅赴上海參加“後人類語境與文論研究的未來”專題會議。

*201792224日,張之為赴洛陽參加中國劉禹錫研究會2017年年會暨中唐詩歌國際學術研讨會。

*201792225日,劉炜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參加“古今中西之争與中國文論之路”國際學術研讨會。

*201792024日,李生森應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邀請,參加“跨越語言的詩意:2017中外詩人對話/互譯/朗誦(翻譯工作坊·第五季)學術活動”,同時,應魯迅文學院邀請出席中外詩人學術交流和朗誦活動。

*201781619日,敬蓉赴騰沖參加“一帶一路”與民間文藝學術研讨會,于會上宣讀論文《從波斯波利斯建築遺迹看伊朗早期的宗教政治思想及審美特征》。

*201772830日,敬蓉赴哈爾濱參加“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十九屆學術年會”。

*2017714日至17,董秀團赴玉溪峨山參加第二屆中國彜族花鼓舞傳承與保護學術研讨會。

*201771315日,向麗赴英國卡迪夫大學參加第六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創意、批評與全球化”。

*201762425日,趙永忠及劉炜赴山西太原參加2017年雲南大學招生現場咨詢會。

*201762224日,謝雪梅、降紅燕赴長春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讨會”。

*201761619日,李生森應邀參加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國際寫作中心舉辦的“東西作品國際學術研讨會”。

*201761115日,杜鮮赴杭州參加2017年東方文化論壇中國(浙江)絲瓷茶與人類文明學術研讨會。

*201742122日,舒淩鴻赴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第六屆英美文學國際研讨會”。

*2017479日,張之為赴揚州參加“文學藝術高端對話:紀念任中敏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論壇”并于會上宣讀論文。

*2017436日,劉炜赴貴陽孔學堂參加2017年度中華詩教論壇。

*201731931日,李生森赴美國惠蒂爾學院等高校參加“詩歌生态與人文地理:中美詩人互譯互訪計劃”學術活動。與惠蒂爾學院、南加州大學、波莫那學院等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

*201711115日,孫興義赴台灣淡江大學參加“第十五屆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讨會:文學研究的當代新視野”學術會議。

*201717日至10日,董秀團參加山東沂源第三屆牛郎織女傳說研讨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