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校慶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百年校慶 > 文學院院史 > 正文

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院史 第三部分 第一章 曆史回眸(1920-1976)
發布時間:2023-03-06 文章來源: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

第三部分 學科建設與社會服務

雲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是中國現代教育發展史上曆史悠久、傳統深厚、立足地方、成就卓著的文化成果之一。自唐繼堯創辦私立東陸大學以來,文學學科一直是着力建設、發展的重要對象。時值建校百年之際,仔細梳理本學科的發展曆程,對于文科的教學與科研有着重要意義。

第一章 曆史回眸(1920-1976)

第一節 重視文史的初創期(1920—1933)

1522年至1566年(明嘉靖年間),時任雲南巡撫王啟于昆明倡設五華書院,其名得于院址所在五華山麓。五華書院與經正書院并為當時雲南最高學府。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在五華書院基礎上建成的雲南高等學堂,成為雲南現代高等教育的起點。延續近200年的五華書院以經學、文學、史學為教育核心。1920年10月,在籌建大學之際,董澤提出需從雲南實際需要出發,在學制上設置文法理工醫農等學科。1922年12月8日,在唐繼堯、董澤的支持下,私立東陸大學在昆明貢院原址正式成立,學制方面議定先辦“文等科”。至此,雲南曆史上第一所、西南第二所大學正式誕生。

1923年3月22日,私立東陸大學在昆明舉行了第一屆大學預科生入學考試,之後編為文、理預科各一班。1925年,私立東陸大學開辦文、工兩大本科,文科包含文史和政治經濟兩系。私立東陸大學初創時期,在學制上實行學年學分制。從1925年的文科課程設置來看,文科課程分為兩種類型:共同必修課與主科課程。文科共同必修課包含基礎課程和外語課程,開設有國文、英文、曆史。關于主科課程,文科學生可按學習意願,或以政治為主科、經濟為副科,或以經濟為主科、政治為副科。至畢業時除共同必修課外,主科課程至少修滿48學分,副科課程至少修滿36學分。縱觀建校初期的課程設置,文科教學具有重文史、經學的傳統。學校為所有學生開設“國文”課程,并延請碩學鴻儒袁嘉谷、謝無量、袁丕佑、龔自知、劉嘉镕、張魯川、白小松等主持國學課業。學習期間,文科學生課上使用的教材,如國文、國史,多為教師自編。從事經史子集、詩作方面研究的袁嘉谷,翻印了《經傳釋詞》《古書疑義舉例》等書籍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教材,還将研究成果及詩作,如《滇繹》《東陸詩選》等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與此同時,主科課程與副科課程相結合的形式,較好地兼顧了學科的基礎訓練與學生的自主發展。1928年,第一屆文科本科生卒業,“文科”辦學初具規模,成為私立東陸大學地位恒重的大學科。

1930年,雲南省政府改私立東陸大學為省立東陸大學,省政府直接劃撥辦學經費。1931年,東陸大學文科實行“改科為院”制,省立東陸大學文學院正式成立。這是“文學院”作為學院第一次出現在雲南大學的曆史舞台。1932年春,雲南省立師範學院并入省立東陸大學,成立教育學院,文學院與理學院短暫合并,稱為“文理學院”。東陸大學形成文理學院、工學院、教育學院三院并存的建制,學科體系漸趨完備。

第二節 群賢畢至的發展期(1934—1953)

1934年,省立東陸大學改組為省立雲南大學。同年9月,再次恢複文法學院。文法學院主設政治經濟、法律、教育三系,中國語言文學作為通識國文課程。随着學校師資和生源漸成規模,1935年,文法學院正式成立“中國文學系”,并于1936年1月開始招生。中國文學系的首設标志着雲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體系初步建成。

曆經學科體系的完善、專業結構的調整、教學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省立雲南大學時期的課程設置與學制安排更加适宜于專業人才的培養。1935年《省立雲南大學院、系、科設置及其負責人一覽表中國文學系課程綱要》包含如下内容:中國文學系學制為四年,四年學制被劃分為八個學期,各學期開設的課程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必修科目上,一年級上學期開設“文學概論”“聲韻學概論”;一年級下學期開設“文學概論”“文字學概論”“聲韻學概論”。二年級開設“散文選”“韻文選”“中國文學史”“中國哲學史”“國文法”“目錄學”“古書校讀法”“雲南文化史”“文藝試作”等課程。三年級開設“諸子文選”“骈文選”“西洋文藝選譯”“西洋文學史”“西洋哲學”“修辭學”“雲南史地專書”“詩詞試作”等課程。四年級上學期開設“經傳文選”“中國經學史”;下學期開設“經傳文選”“中國經學史”“畢業論文”。

在分組選修科目上,文法學院設有文學組選修科目、文字組選修科目,不同組别的課程有所不同。關于文學組選修科目的課程,二年級開設“中國聲韻學”“中國史學概論”;三年級開設“詞學及詞史”“曲學及曲史”“詩歌史”“詩經”“語言學實習”“楚辭及賦”“傳記文研究”等課程;四年級開設“文字及訓诂”“文學批評”“小說史”“文别集”“詩别集”等課程。關于文字組選修科目的課程,二年級開設“中國聲韻學”“中國史學概論”“金石學”;三年級開設“詩歌史”“詩經”“甲骨鐘鼎文研究”“語言學實習”“廣韻研究”“傳記文研究”。四年級開設“說文研究”“文字及訓诂”“校勘學實習”“文别集”“詩别集”。縱觀這一時期的課程設置,必修科目與選修科目的分類設置沿襲了東陸大學時期的教學傳統,學年制教學體系日趨完備。

1937年,雲南省政府延聘著名數學家熊慶來擔任雲南大學校長。同年,中國文學系更名為文史系,下設中國文學與曆史兩組。1938年7月1日,省立雲南大學改為國立雲南大學,文史系分為中國文學組、曆史組、外國語文組,屬文法學院。時值全面抗戰爆發之際,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内遷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國立雲南大學文法學院與西南聯合大學鼎力互助,相得益彰。1939年12月,文法學院文史系教授聞宥和聯大教授羅庸交換授課,聞宥在聯大中文系開設《印支語研究》課程,羅庸在雲南大學開設《中國文學史專題研究》,交換授課時間為一學年,為日後的學術交流與發展積累了優良傳統。1944年,文史系設立文史研究室,由劉文典教授主持,錢穆為導師,羅庸為特約導師。劉文典在文史研究室潛心學術并廣開課程,提升了文法學院乃至整個雲南大學的學術地位,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知名學者。

國立雲南大學時期名師雲集,課程精深宏博、中西會通。1938年至1944年,文法學院自聘教授與延聘兼課的聯大教授之和已近百位,趙蘿蕤、羅常培、袁家骅、聞家驷、施蟄存、陶光、李長之、遊國恩、餘冠英、蕭滌非、陳铨、方樹梅、殷孟倫、姚奠中、傅懋勣、邢公畹、張光年、葉德均、湯鶴逸、白小松、馮友蘭、陶秋英、唐蘭、呂叔湘、吳宓、吳晗、徐嘉瑞、劉文典等大家皆在列。從文法學院文史系開設的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來看,古代文學方面開設有胡小石的“楚辭”、楚圖南的“曆代文選”、方國瑜的“聲韻學”、袁丕佑的“詩選及習作”、諸袒秋的“尚書”“韓柳文”、傅懋勉的“漢魏六朝詩”、徐嘉瑞的“詩經”“中國文學史”、羅庸的“杜詩”“論語孟子”、姜寅清的“訓诂學”以及劉文典的“校勘學”“文選”“莊子”“漢魏六朝文”“溫李詩”等諸多課程。文字學方面有姜亮夫的“文字學概要”、袁丕佑的“文字學專題研究”等課程。其他學者開設的課程還有白壽彜的“中國文學史”、錢穆的“中國學術史”、範锜的“倫理學”“哲學概要”、殷煥先的“語言學概要”以及全振寰的“小說戲劇”等。

1950年,昆明和平解放後,國立雲南大學改稱雲南大學。雲南大學正式接受中國共産黨領導,雲南大學和文法學院的曆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1951年,文史系決定析分為中國語言文學系(簡稱中文系)和曆史系,二系仍統歸文法學院,方國瑜任文法學院院長。文史系的這一調整标志着自1938年以來13年的文史合并建系的格局被打破,中文系獨立建系。1952年秋季,雲南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首批為生物系生态植物學,第二批為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同年8月26日,經西南軍政委員會高等教育管理局備案,雲南大學撤銷文法學院等三個院一級機構,改為教研室(組),文法學院之前下轄的中文系獨立成為一級機構,由學校直接管理。

雲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體系初建之際,民間文學、通俗文學研究領域産生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1938年,楚圖南在《西南邊疆》發表的《中國西南民族神話的研究》系列文章開辟了雲南大學神話研究的園地。徐嘉瑞在調查基礎上寫成的《雲南農村戲曲史》一書,于1941年由雲南大學西南文化研究室出版。該書是第一部研究雲南地方戲曲的力作,全書分為農村戲曲史、農村戲曲集兩個部分,考證發現花燈等曲調于明代由江浙流入雲南,尚保存于僻靜山村。1945年3月27日,熊慶來向教育部推薦徐嘉瑞的《雲南農村戲曲史》參加著作獎勵候選,稱其“經三四年之采訪、整理始成,批評頗有獨到之處,不僅關系地方文獻,實可補文學史之阙”。徐嘉瑞的另一著作——1945年完成、1949年出版的“雲南文化”叢書之十的《大理古代文化史》,通過考古發掘、社會調查、曆史記載、語言系統、民族分布、宗教、風俗、神話、工藝等多方面的綜合引證,系統梳理了大理古代文化的源流和發展,探尋出大理文化的特殊體系。葉德均在小說、戲劇、民歌、說唱等研究領域建樹頗多。1949年,葉德均在《戲劇小說叢刊》發表《元代曲家同姓名考》。1953年,葉德均專著《宋元明講唱文學》由上雜出版社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宋元明講唱文學的專著。1955年,葉德均的《歌謠資料彙錄》載《戲劇小說叢刊》,輯錄了宋、元、明、清時期文獻中的歌謠,呈現了近代學人編纂的歌謠資料。

第三節 承前啟後的重建期(1954—1976)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文系陸續組建文藝理論、語言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寫作教研室(組),進一步推進了現代學科體系建設。這一時期,中文系在文藝理論、民間文學研究方面成果豐碩。

在“百花齊放,百家争鳴”方針影響下,全國的學術交流空前活躍。1954年至1956年,張文勳代表雲南大學中文系赴北京大學參加“畢達科夫文藝理論研修班”,全程參與了新中國文藝理論學科的建立。返回昆明後,張文勳開始在中文系講授“文藝理論”課程,此後這一課程成為中文系的經典課程,也為20世紀八十年代雲南大學古代文論、文藝理論等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55年,周恩來總理視察雲南大學,提出雲南大學應辦好少數民族文學和民族史兩個專業。在李廣田校長的主持下,中文系于1958年設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1959年招生,民間文學的搜集與調查成為該專業教學實踐的重要内容。

1958年9月至1959年4月,雲南大學中文系師生由雲南省委宣傳部組織,參加大理白族文學、西雙版納傣族文學、麗江納西族文學、楚雄彜族文學、德宏傣族文學、文山壯族文學六個民間文學調查隊,前往大理、麗江、楚雄等地開展民間文學調查工作。此次調查搜集到萬餘件民間文學作品,不僅在雲南産生巨大影響,也是中國民族民間文學史上一次重要的調查活動。張文勳擔任“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大理調查隊”組長,中文系教師鄭謙,學生張福三、杜惠榮、鄭紹堃以及音樂家林之音為調查隊成員。大理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樹芬主管具體的調研工作,從大理各縣的中小學抽調了部分老師加入到調研隊伍之中。調查隊先後到大理市、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賓川縣、彌渡縣等地區開展調研,其間收集的民歌、民間故事、戲曲以及大量文化資料為《白族文學史》的寫作奠定了基礎。1958年9月至1959年7月,傅光宇參加“搜集新民歌”運動,對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的彜族文學進行調查,并基于民間作品及調查資料,編寫“文學史”及“文學概況”。

1959年2月,張文勳基于徐嘉瑞、李嘉瑞對《白族文學史大綱》的審閱意見,與調查隊成員再次返回大理州做補充調查。曆經數次編寫讨論與文稿修訂,同年5月,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大理調查隊完成了《白族文學史(初稿)》的撰寫工作。1961年初,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召開的少數民族文學史讨論會上,《白族文學史(初稿)》受到好評。這是我國第一批少數民族文學史,在族别文學史撰寫體例、曆史分期等方面産生了全國性的影響。

1959年,受雲南省委宣傳部的委托,李廣田基于“盡量忠實于原作”的整理原則,重新整理了彜族支系撒尼人的長詩《阿詩瑪》,并寫作長篇序言。從1959年起,李廣田熱心于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整理與研究工作,并于1961年重新整理了傣族叙事詩《線秀》,1962年整理了傣族民間傳說《一滴蜜》。

       時代變遷之下教學科研的停滞與斷裂難以避免。1966年6月,高教部下發通知,為搞好文化大革命工作,所有高校暫停招收研究生。雲南大學招生工作近乎全面停滞,自1952年雲大文史系首招中文研究生以來的漢語言文學研究生培養工作戛然而止,學術批判和政治“讨論會”接踵而至。1969年,中文系辦學完全癱瘓,但部分師生仍堅持學習與科研。1972年,中文系恢複教學,即“複課鬧革命”“工農兵上、管、改大學”,并以專題形式展開教學。同年2月,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恢複招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