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學科建設與社會服務
第二章 多向發展的繁榮期(1977至今)
1977年,全國開始恢複高考。同年10月,雲南大學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次招生考試在東陸舉行,标志着中文系在文革後的辦學進入新的時代。踏過文革的動亂年代,中文系的學科建設與時俱進,迎來了碩果累累的輝煌歲月。
第一節 學位點建設
1978年,雲南大學遵照教育部規定恢複招收研究生。1979年,雲南大學中文系招收古典文論研究生。1983年,中文系首次招收民間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生。
1986年,文藝學碩士學位授權獲批,這是雲南大學第一個中文學科碩士點。1992年,中國民間文學碩士學位授權獲批。
1997年7月21日,校黨委會議研究決定“以中文系、曆史系、新聞系(原新聞專業)合并設置人文學院”。同年11月15日,雲南大學人文學院正式成立,下設中文系、曆史系、新聞系、人類學系、社會工作系、信息管理學系。
1997年,“中國民間文學”碩士學位點更名為“民俗學”,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轉到社會學一級學科,從文學學科轉到法學學科,是雲南大學社會學學科最早的碩士點,作為主要支撐方向為社會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報批打下基礎。2021年中文系停止招收“民俗學”專業碩士生,民俗學碩士點調整至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2000年,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獲批。“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少數民族史”共同組成民族學申報的四個支撐方向。2001年9月,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博士點招生,這是雲南大學中文系第一個博士點。2018年中文系停止招收“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專業博士生,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博士點調整至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2001年,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點獲批,為外國文學學科發展搭建了平台。
2003年,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點、美學碩士點、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點獲批。“美學”和“宗教學”是雲南大學“哲學”學科最早的碩士點,作為主要支撐方向為“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報批打下基礎。2004年,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點、美學碩士點、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點開始招生。2021年中文系停止招收“美學”專業碩士生,美學碩士點調整至政府管理學院。
2006年,文藝學博士學位點授權獲批。這是西南地區除四川和重慶之外的第一個中國語言文學和文學學科博士點。同年,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獲批。至此,雲南大學中文系碩士點覆蓋所有學科,成為雲南省第一個中文學科碩士點全覆蓋的學校。2007年,文藝學博士點招收博士研究,這是雲南大學第一批中文學科博士生。
2009年,中文系申報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獲批。2010年,全國第一批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為支持留學生院的學科建設,中文系和留學生院共同招生培養。2019年文學院停止招生,由漢語國際教育學院單獨招生培養。
2011年,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獲批。這是雲南省第一個文學學科的一級博士學位授權,也是西南地區除四川、重慶之外的第一個中國語言文學和文學學科的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012年,文學院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自主增設“文化傳播”招生方向,并于2013年招生,培養單位為雲南大學新聞學院。該招生方向的設立對雲南大學乃至雲南省新聞學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語言文學學位點包括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八個二級學位授權點。2013年,在“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下設“語言教學研究”方向。2021年,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點招生,為支持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發展,由雲大外語學院招生培養。文藝學博士點,分别于2018年下設“圖像文化學”方向、2021年下設“視覺文化研究”方向、2022年下設“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方向,支持藝術學科發展。
2014年4月,“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工作站獲批。
曆經三十餘年,中文系逐漸形成本—碩—博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學位點各項培養工作日趨完善,培養質量逐年提升,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第二節 學科建設
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民間文學等專業。
一、文藝理論
文藝理論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礎,張文勳先生參與了新中國文藝學學科的創建。新時期以來,雲南大學中文系承辦了首屆中國古代文論研讨會、首屆全國美學讨論會。楊振铎先生擔任定稿組長的全國14所院校編寫的《文學理論基礎》經教育部審定作為高校文科教材,是文革以後最先出版的一部全國通用教材。楊振铎老師還主持編寫了《文學的基本原理自學指導》等著作,加之趙仲牧先生、杜東枝教授等人的成果,提升了雲大文藝學學科在全國的影響力。1986年,楊振铎、趙仲牧和杜東枝作為學術帶頭人申報文藝學碩士學位授權獲批,開創了雲南省中文學科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20世紀80、90年代雲南省高校中文學科的骨幹教師,尤其是昆明地區高校的學術骨幹(包括文藝學、美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和新聞學等),絕大部分都出自于雲南大學文藝學碩士點。文藝學碩士點也為之後雲南大學新聞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美學—哲學、民族學、文化産業等學科的建設積蓄了力量。
1980年代以後,文藝理論學科逐漸形成以《文心雕龍》《二十四詩品》為中心的古代文論研究,以叙事學為基礎的文學基礎理論研究和審美人類學研究三個方向。
張文勳先生以《文心雕龍》研究為軸心,對中國曆代詩論、文論、畫論和樂論等進行廣泛研究,以中西并蓄、古今并重的方式,深入發掘與闡釋我國古代文論和美學的理論内涵與價值。主要著述有《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論稿》《<文心雕龍>研究史》《<文心雕龍>探秘》《劉勰的文學史論》《詩詞審美》《儒道佛美學思想探索》。正是因為其在《文心雕龍》研究及古代文論的重要成就,使得同時期的雲大中文系古代文論研究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張文勳先生是國内龍學權威,張國慶秉承傳統,在學術界首次提出中和之美“具有兩種理論形态”的新見并加以詳細論證,專著《中和之美》被多所高校指定為學生閱讀書目。“二十四詩品”研究居于全國領先地位,成果《〈二十四詩品〉詩歌美學》入選《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評價“具有導向正确、視野開闊、論證深刻、文風良好、學術規範、原創性強、價值厚重等特點”,“代表了國家級社科研究水平”。《〈文心雕龍〉集注、集解、直譯》彙聚既往《文心雕龍》校勘和注釋方面的種種真知灼見并将之歸納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基礎上,就《文心雕龍》的校勘、注釋、理論研究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做出判斷,提出新見,促進對《文心雕龍》篇章詞句的更好的釋讀,對《文心雕龍》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楊園的《文心雕龍》與漢魏六朝思想史關系研究拓展了“龍學”的領域。此外,蔣永青的意境研究、王衛東的先秦音樂美學和古代悲劇二重結構的研究、李雲濤的李贽思想研究等都得到學界的關注。
楊振铎、趙仲牧和杜東枝等前輩學者為文學基礎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0年代後,雲南大學的文學基礎理論研究主要體現在叙事學。作為文藝理論的重要理論分支,叙事學在最近三十年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并成為國際學術前沿理論之一。譚君強先生在多年來從事文藝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集中對叙事理論進行了研究與探讨。他是國内率先介紹和研究叙事理論的學者之一,為了超越傳統叙事理論多限于形式研究的不足,使其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他在國内外首先提出建立“審美文化叙述學”這一新的學科分支的系統構想,得到了學界的充分肯定。《叙事學導論——從經典叙事學到後經典叙事學》被教育部指定為研究生教學用書,是教育部推薦的第一部叙事學研究生教材。
雲大叙事學團隊成員的研究各具特色,陳芳專注于民間文學和民族文學的叙事學研究,首開《民間叙事學》課程,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督教對西南跨境民族文學影響的現狀研究》。王浩主要從事電影叙事學和翻譯研究,主持國家社科項目《叙事學視野中的翻譯研究》,從事《文學叙事研究》課程教學;舒淩鴻從事女性主義叙事學和認知叙事學等多個研究領域、接力《叙事學研究》研究生課程教學,主持國家社科項目《近現代英國作家南亞東南亞旅行叙事與文化殖民研究》。
基礎理論和西方文論研究方面,王衛東藝術欣賞對象、作品與藝術品關系的研究,蔣永青的“超二元對立”研究、楊磊的“布拉格學派”研究、付立峰的克爾凱戈爾研究、張震的文學性和虛無論美學研究等,顯示出雲大文藝理論研究的寬度和厚度。
審美人類學是近十年興起的學科,向麗參與了中國審美人類學的學科建構,她在審美人類學的學術範式、理論構架、田野調查與方法論等方面的研究,産生了廣泛影響,對審美人類學學科建構作出了重要貢獻。雲大的審美人類學研究縱深推動審美人類學的理論探讨與實踐,努力發掘雲南少數民族美學資源,為闡釋民族美學和地方性審美經驗做出有益的嘗試。
二、語言學
雲南大學的語言學研究源于20世紀30年代,胡小石先生的古文字、聲韻、訓诂研究,王玉章先生的元曲曲律音韻研究,羅常培先生的方言學、音韻學研究,張世祿的音韻學研究,姜亮夫先生的方言研究,邢公畹先生的漢藏語比較研究,呂叔湘先生的語法研究,為雲大語言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雲大語言學研究領域産出了一批優質成果。
雲南大學繼承羅常培、邢公畹等前輩學者的學術傳統,長期以來都将雲南地區的漢藏語系語言研究作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999年,人文學院成立“雲南大學西南民族語言研究中心”。自中心成立以來,王士元、戴慶廈、孫宏開、鄭張尚芳、陳保亞和曾曉渝等一批國内外著名語言學家先後到中心指導工作。2001年,聘請戴慶廈先生為文學院客座教授。2005年,中心得到雲南大學“十五”“211”民族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經費的資助。同年,由羅江文、木霁弘、馬京編纂的《漢藏語系語言研究》論文集由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戴慶廈、孫宏開、張公瑾、段炳昌、羅江文、木霁弘、沈建明等專家關于漢藏語研究的新成果。
雲南大學漢藏語系語言研究的範圍涉及雲南地區壯侗語族、藏緬語族語言與文化研究、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關系研究等方面。在壯侗語族語言文化研究領域,1990年至1991年,陳保亞主持雲南省教委“傣族地區雙語教學”“雙語和雙文化研究”兩項課題,為《論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系的解釋》收集了第一批資料。吳東海、保明所師從張公瑾先生,長期緻力于傣語、傣文及傣族文化的研究。吳東海出版的《傣語四音格研究》運用結構主義語言學、文化語言學及渾沌學的理論方法,系統分析了傣語四音格的特征和功能。保明所等出版的《中國語言文化典藏·景洪傣語》對西雙版納傣族的語言文化資源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
藏緬語族語言文化研究方面,段炳昌在《民族語文》雜志發表《緬語詞“烏底巴udi-bhva”的白語訓讀》,該文通過語音、語義及曆史文獻資料的考證,證明緬語中的udi-bhva一詞來自白語整合的漢語借詞“皇帝”,揭示了不同民族語言接觸傳播的特點。楊立權出版的《白語的發生學研究——白語的曆史層次分析和異源層次的同質化機制》用發生學的方法探讨了白語的系屬問題。楊立權老師系徐通锵先生的關門弟子,在藏緬語研究領域有着廣泛的閱讀與深刻的見解。趙燕珍師從戴慶廈先生,主要從事藏緬語族語言尤其是白語的調查研究,其撰寫的《趙莊白語參考語法》以“參考語法”的語言描寫與研究原則為理論指導,對趙莊白語的共時語法體系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2022年出版的《中國語言方言文化典藏·雲南大理白語》是“中國語言保護工程”的課題成果,對新時期白族語言文化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劉增慧采用實驗語音學方法對白語疑問語調、韻律編碼進行考察,發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Intonational Realizati-on of Declarative Questions in Bai、Parallel Encoding of Lexical Ton-es and Declarative Question Intonation in Bai、《跨民族語背景雙語者對漢語韻律焦點編碼的感知研究》等。
丁崇明在國内率先從類型學視角研究漢語域少數民族語言。1997年與榮晶合撰《漢語與南方少數民族語言在語法類型學上的部分共性特征》,該文運用20世紀重要語言學學派格林伯格(Greenberg)的語序類型學理論進行多種語言的語法現象比較,在國内具有開創性,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轉載。該文與兩位學者1999年發表的《漢語與南方民族語言關系研究方法探析》是學界較早将漢語與南方少數民族語言相結合的成果,對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的比較研究、接觸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片來源:張昌山主編:《老雲大舊照片的故事》,雲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253頁。)
在方言研究領域,姜亮夫先生早年在雲南工作期間曾編撰《昭通方言考》,晚年在《昭通方言考》基礎上編寫成《昭通方言疏證》(1988),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較為系統而全面研究昭通城區方言的專書。上世紀90年代至今,雲南大學中文系教師在對雲南方言曆史形成、雲南方言使用等方面公開發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李兆同先生的《雲南方言的形成》(1999)對雲南方言的曆史形成尤其是漢族移民與雲南方言形成的關系進行了詳盡梳理,是雲南漢語方言史研究的重要文獻。薛才德90年代前期重點關注了雲南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之間的關系,先後發表了《從雲南漢語方言陽聲韻的演變看少數民族語言對漢語的影響》《景洪漢語謂詞的一個後附成分與傣語的關系》《允景洪方言謂詞後附成分“給你”》《景洪城區居民的語言使用及其文化背景》等系列論文,從語言接觸角度對漢語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進行了微觀描寫、比較研究,為後續雲南方言與少數民族語言語法接觸研究提供了方法論借鑒。丁崇明的《昆明方言“着”字》《語言研究領域一項很有意義的系統工程──評<漢語方言語法類編>》等論文對雲南方言語法現象進行了描寫與理論解釋,是雲南方言語法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丁崇明1992年把語義特征分析法運用到方言語法研究中,撰寫的論文《大理方言中與動詞“給”相關的句式》發表在《中國語文》1992年第1期,引起了語法學界的廣泛關注。龔千炎先生在當年的語法研究回顧學術年鑒中提及該論文,其後三十多年,多位學者在總結語法研究方法的進展及語言研究的學術成果時提及該文。羅江文的《雲南漢語方言詞典收詞标準》《雲南漢語方言詞的基本特征》,及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雲南方言詞典》編纂為目标的雲南方言詞彙調查與研究”對雲南漢語方言詞彙研究及詞典編撰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王仲黎引介實驗語音、音系學方法對湘方言老湘語及雲南域内湘方言島語音進行了研究,出版專著《祁陽方言語音研究》,2016年至2019年先後完成了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任務項目“雲南漢語方言調查•建水”(2016)“雲南漢語方言調查•隆陽”(2017)“瀕危漢語方言調查•河西”(2018)“雲南漢語方言調查•沾益”(2019)等4個雲南方言點的調查記錄,為雲南漢語方言研究及方言文化典藏提供了語料支持。劉增慧引入實驗語音學的方法,于2019年完成了國家語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專項任務項目“瀕危漢語方言調查•雲南西雙版納景洪市湘方言”,Prosodic focus marking in Dali Mandarin對大理方言的韻律焦點進行了讨論。
在本體研究領域,1981年,李兆同、徐思益合著的《語言學導論》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教材是文革後出版的5部同類教材中的第一部,被稱為“填補了我國十年浩劫後缺乏新的語言學概論教科書的空白”,被國内幾十所高校采用。1981年,李兆同代表雲南大學參加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編寫,該書1981年正式出版,1988年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成為教育部首批推薦使用的中國語言文學主要課程30種教材之一,幾經修訂,沿用至今。丁崇明在雲大任教期間撰寫的論文《論詞語疊連式不禮貌語言》2001年發表于《語言文字應用》。該文首次在語言研究中區分重疊和詞語疊連;第一次研究不禮貌語言,而且是從一種具體的語言構成形式來研究不禮貌語言;該文把語言形式與人際交際互動過程中的情景結合起來研究,這正符合當前一種越來越熱的互動語言學的語法研究範式,被大量研究引用。趙倩力求貫通哲學和普通語言學理論,重新審視和構建詞彙學基礎理論,突破學科壁壘。其撰寫的《漢語人體名詞詞義演變規律及認知動因》溝通訓诂學和認知語言學,為發現複雜的詞義演變規律、解釋詞義演變動因提供了新穎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2014年獲羅常培語言學獎。2016年開始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于2021年結項,其書稿《理據理論與漢語複合詞語義結構——以名詞為核心》即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書建構完善了語言的理據理論,重新定義了詞彙系統和結構等基本概念,提出詞彙研究的名詞核心論和語義平行結構論,主張研究方法轉向,并用漢語複合詞材料實踐了思辨的詞義分析原則和分析方法。兩部書析出的相關論文四次獲得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雖然具體研究成果屬于語言學領域,但在求學經曆和治學志願上,趙倩從哲學的角度切入語言研究,探索新方法,挑戰舊範式。
在小學領域,朱宜初先生有《〈韻略易通〉疏證》《桐城音系》《白居易詩韻譜》《廣韻反切上下字手冊》《魏晉南北朝詩選注》等著述,僅《〈韻略易通〉疏證》一部就有180餘萬字,但均未刊印。沈建明1984年到雲南大學工作,一直緻力于《經典釋文》的研究,他的《也談本悟〈韻略易通〉之重X韻》《古全濁上聲字今仍讀上聲的問題》《關于“戊”字的讀音》《〈經典釋文〉首音反切的聲類》《試論異讀》在語言學界産生了較大影響。黃冉的《黃侃“聲母多音說”評析》《試析黃季剛的形聲字研究方法》等圍繞黃侃形聲字研究思想,将黃季剛有關形聲字的論述與其手批材料相合,以其人之理論闡釋其人之材料,構建其形聲字研究體系,總結其形聲字研究的成就。
在第二語言習得與教學領域,馬豔2003年至2020年間先後在泰國、埃及、孟加拉、伊朗等四國教授漢語,傳播中國文化,曾擔任孟加拉南北大學孔子學院、伊朗德黑蘭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所著《實用漢語300句(初級篇)》(漢語孟加拉語對照)在孟加拉出版,深受學生歡迎。趙玮針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詞彙教學法展開了系列研究,其撰寫的《對外漢語語素法、語境法對比研究——基于閱讀課的詞彙教學實驗》關注漢語二語教學中的現實問題,通過實證研究方法為詞彙教學法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力圖探索和研究符合漢語詞彙特征、切合漢語二語教學實際的詞彙教學方法和策略,研究結論對課堂詞彙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劉增慧在少數民族雙語習得、漢語二語習得領域均有探索,特别是白漢雙語兒童的韻律發展方面,發表了The Development of Prosodic Focus-marking in Early Bilinguals’ L2: A Study of Bai-Mandarin Early Bilinguals’ Mandarin、《白漢雙語兒童漢語韻律焦點發展研究》《白語兒童的韻律發展研究》、Prosodic Focus Marking in Bai-Mandarin Sequential Bilinguals’ Mandarin系列論著,對泰國學習者漢語韻律焦點和疑問語調的習得與發展也有多角度的觀察。
三、中國古代文學
徐嘉瑞、劉文典、姜亮夫、劉堯民等老一輩學者開創了雲南大學的中國古代文學和地方文學研究。劉文典的莊子、淮南子、杜甫研究,劉堯民先生的先秦文學和詞律研究,羅庸先生的漢魏六朝文學、陶淵明詩歌研究,姜亮夫先生的敦煌學、聲韻學、楚辭學研究,王蘭馨先生的詞學、李商隐研究、《西廂記》研究、《紅樓夢》研究等為本學科方向确立了嚴謹的學風。
1980年代以來,中國古代文學主要在着力于先秦、魏晉南北朝和唐宋文學研究,這個時期産生了很多成果,有殷光熹先生的《楚辭》系列研究。1979年,殷光熹參加教育部委托杭州大學姜亮夫舉辦的楚辭進修班,并參與整理《楚辭今繹講錄》。此後,殷光熹參與《楚辭注釋》一書的編撰工作,該書于1985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年由台灣文津出版社再版。1990年,殷光熹的學術專著《楚騷:華夏文明之光》由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書系作者研究楚辭的論文集,共收集論文13篇,側重于從文藝學角度研究楚辭,獲全國屈原學研究一等獎。此外殷光熹先生的《中國曆代文學名篇欣賞》《詩騷并輝》《唐宋名家詞風格流派新探》《姜夔詩詞賞析集》《〈淮南鴻烈集解〉點校》《楚辭論叢》《詩經論叢》《宋詞探美》《文學散論》《宋代文學論叢》《楚辭注評》,趙浩如先生的《先秦文學史》《詩經選譯》《楚辭釋注》《漢魏六朝詩一百首》,吳佩珠先生的《試論唐代散文與骈文的關系》《杜甫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繼承與發展》《陶淵明和他的〈桃花源記〉》《杜甫和他的〈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均在這一時期問世。殷光熹、陳紅映還出版了《淮南鴻烈集解校注》《南華真經口義校點》等著作。李道和專注于古代小說的民俗研究,産生了較大影響。專著《歲時民俗與古小說研究》被大陸、台灣多所高校列為研究生教學參考書,該書綜合運用傳世文獻、出土文獻、漢族與少數民族口傳文獻,進行邊緣交叉、溯源讨流的考論,試圖在文獻梳理中闡釋意蘊。李道和開辟的古代民間文學和文獻民俗學研究,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響。張之為、曾瑩的音樂與文學關系研究,蘇荟敏的石濤研究、劉炜的近代文學思想和馬一浮研究,使古代文學研究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态勢。
徐嘉瑞先生的《雲南農村戲曲史》《大理古代文化史》是雲南大學地方文學研究的發端,主要由雲南大學師生組成的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大理、麗江調查隊編著的《白族文學史》《納西族文學史》是地方文學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對全國的地方文學史和族别文學史編寫産生了長遠的影響。1980年代以來,雲南地方文學和文論的成果豐碩,有張文勳主編的《滇文化與民族審美》、張文勳、鄭思禮、姜文清編纂的《許印芳詩論評注》、張福三主編的《雲南古代文學史》、張文勳主編的《雲南曆代詩詞選》、趙浩如撰寫的《雲南名聯》、郭春蓮、趙浩如主編的《曆代散文品昆明》、段躍慶、鄭思禮、楊枝麗主編的《曆代詩人詠雲南》、張國慶的《雲南古代詩文論著輯要》、羅江文的《趙炳龍詩文校注》、馮良方的《雲南古代漢文學》《出将入相——楊一清》等,廖澤勤《全滇詞》、劉炜《〈藥欄詩話〉箋注》、張國慶、段炳昌、孫秋克主編的《雲南古代文學理論文獻整理與研究》叢書等。與雲南省紅河州人民政府合作,編纂的《開遠叢書》《紅河文庫》,已查找複制文獻古籍114種,《康熙建水州志》《雍正建水州志》《民國續修建水縣志》《民國石屏縣志》《留硯堂詩選》《補過齋日記》等由中華書局出版,同時出版了康熙《建水州志》、雍正《建水州志》《補過齋文牍初編》《石淙詩稿》等點校本,促進了地方文化保護和文獻古籍整理。此外,還有《雲南文學史》《雲南漢語方言詞典》等的編纂出版。段炳昌在地方文學、文化研究方面成績尤為突出,出版專著(含合著)有《雲南藝術文化史論集》《明清雲南文學論稿》《文化文本與批評》《中國西部民族文化通志·文學卷》《天南風雅》《周鐘嶽詩文選注》《雲南民族文化概說》《飲冰室文集點校》《白族:劍川東嶺鄉下沐邑村》《多彩凝重的交響樂章——雲南民族建築》《南诏大理國的流風遺韻:穿越白族民俗長廊》等,在參與地方文化事業研究,推進區域社會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中國現當代文學
雲南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起于1950年代,蒙樹宏先生1954年到雲南大學任教後,開啟了“魯迅研究史料學”,也揭開了雲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大幕。文革後,魯迅研究成為雲大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方向,蒙樹宏先生的《魯迅年譜稿》《魯迅史實研究》《魯迅論叢》《五十四年集》等論著,使得雲南大學成為“魯迅研究史料學”的重鎮。全振寰、張道剛等人的有《魯迅在“五四”時期的文學創作》《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介紹魯迅小說〈故鄉〉》《談談〈野草〉的藝術特色》等研究成果。譚君強教授以叙事學的方法切入魯迅研究,他的《叙述的力量:魯迅小說叙事研究》是國内第一部從叙事理論角度研究魯迅小說的學術專著。《論魯迅小說的外聚焦叙事》《從魯迅的小說〈在酒樓上〉看叙事文本的交流模式》《論魯迅〈狂人日記〉中的距離控制》等深化了魯迅小說的研究。
蒙樹宏先生還開創了雲南抗戰時期文學這一研究領域,他的主要著述有《雲南抗戰時期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新編》等。這一方向後來為楊紹軍繼承并發展出西南聯大文學和學術史研究,《西南聯大時期的文學創作及其外來影響》《西南聯大與抗戰時期學術發展》《西南聯大與中國現代文學》《西南聯大群體的新詩研究及其外來影響——以聞一多、朱自清為中心的探讨》《西南聯大時期馮至的小說創作及其外來影響——以〈伍子胥〉為例》《汪曾祺的小說創作及其外來影響——以〈複仇〉為例》《西南聯大的文學書寫:曆史與現代的交融互動》《西南聯大的新文學研究及其學術史意義》等論著,細化和深化了抗戰文學研究,以《西南聯大人文學科學術史研究》《西南聯大學術研究述論》《西南聯大的學術傳統》等論著對西南聯大學術史進行系列研究,挖掘西南聯大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作為雲南省唯一的重點大學和“雙一流”大學,雲南當代文學是雲大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1959年,杜東枝先生于雲大中文系就讀期間在《邊疆文藝》1959年第4期發表文章《怎樣評價〈邊塞烽火〉》(署名木土),通過具體藝術分析反對“極左”,引起讨論。張文勳先生在《邊疆文藝》1962年11期上發表了《兩篇寫學校生活的小說》,對當時還在雲大中文系就讀的本科生陳朝慧(淡墨)的小說《開課》《同道》進行評論。關注雲南當代文學創作的傳統被繼承下來,李從宗的《李喬創作論》《從礦工到士兵的人生記錄——李喬早期創作述評》《人性善與惡的透視——讀彭荊風的長篇小說〈綠月亮〉》《一部深沉而凝的佳作——評〈孤城日落〉》《用真誠和真實打開的門窗——讀周良沛的〈港風台月〉》《楊蘇創作的第二次豐收》《小說,亦可如詩一般地去抒情——評〈雙眼井之戀〉》集中研究雲南作家和長期居住在雲南的南下軍旅作家的創作。鐘秋、楊肇焱等人的《土地的饋贈的作家的攝取——對雲南當代小說創作的回顧》《論雲南當代小說的發展曆程》《雲南當代小說的審美追求》等論著對雲南當代小說進行了深入挖掘。2005年,為了加強雲大的雲南文學研究,宋家宏教授從雲南人民出版社調入中文系組建雲南大學雲南文學研究所。他對雲南昭通作家群的積極評論和研究,使國内文壇對昭通作家現象有了更多關注。他創辦的“雲大評刊”被“左岸”批評網列為與“北大評刊”并列的文學評論專欄,成為外界了解雲南當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研究的重要窗口。
張志平提出構建“‘五四’以來的中國文學”的理論範式,他對上世紀中期鄉土小說和文學思潮的研究産生較大影響。李生森(李森)、李海英、魏雲的詩歌評論和研究也得到國内學界的關注。雲南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不限于本土,視野遍及全國的文學創作,積極參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學術史建設。
女性文學研究是雲大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顯著特色,陶秋英1933年由北新書局出版的《中國婦女與文學》被認為是女性學者撰寫的第一部中國婦女文學史研究著作。降紅燕接續女性研究的傳統,連續發表《關于“超性别意識”的思考》《簡述〈女權主義文論〉》《從單純輕盈到豐厚沉實——簡評盛英的女性文學批評》《“女性文學”還是“性别文學”——“女性文學”及相關概念辨析》《中國現當代小說的性别叙事》《關于“超性别意識”的思考》《男女作家寫作模式差異及其文化意味——以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和張弦〈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為例》《性别與男女平等》《中國當代女性文學中的女性意識》《内聚焦在女性小說中的運用及其文化意味探析》《中國女性小說中的“家”》《夢莉散文的女性視角》《納西女人的生命歌吟——〈情死〉中的女性形象讀解》《冷月映照下的花魂——白山〈冷月〉讀記》《故事•人物·性别•戰争——半夏小說〈螺旋結構〉解讀》《閱讀冰心》《何處是歸程:從林道靜、丁玲說起》《〈小城三月〉的症候式分析》《從單純輕盈到豐厚沉實——簡評盛英的女性文學批評》等論著,既有理論研究,又有作品的分析和評論。
雲南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注重理論與創作的互動。1943年,徐嘉瑞創作并出版了著名的抗日話劇劇本《台灣》,并在昆明公演。楚圖南先生出版了小說《沒有仇恨和虛僞的國度》與散文《悲劇及其他》《刁鬥集》《荷戈集》《楓葉集》等作品。曾在雲南大學任教的施蟄存先生既是學者,更是作家,是中國“現代派”的奠基人之一。在雲大兼課的張光年先生在昆明期間出任北門出版社和《民主曾刊》編輯,他本人就是著名詩人和作家。陶光先生在雲大成立了昆曲社,葉德均先生一生最愛的就是戲曲。曾任雲南大學校長的李廣田先生是“漢園三傑”之一。長期主持雲大中文系工作的張文勳先生除了學術研究之外,始終堅持詩詞創作,出版有《鳳樵詩詞》《鳳樵詩詞續集》《鳳樵詞賦鈔》等個人詩集,曾發表《我們的管家人》《蒲公英》等劇本,還創辦并主編過文學期刊《金沙江文藝》。趙仲牧、趙浩如等先生長期從事詩詞創作,詩詞作品豐碩,楹聯作品遍布雲南及周邊省區。喬傳藻先生在授課之餘,創作了大量兒童文學作品,2014年《太陽鳥》領銜列入“冰心獎•大獎書系”在浙江出版,《太陽鳥》《哨猴》《一朵雲》《野猴》《文學的眼光》先後在台灣出版,榮獲台灣“少年兒童文學最佳讀物獎”,散文集《三棵樹》列入“中國兒童文學名家書系”。2020年,經中國作協及國内名家共同推薦,《醉麂》一書,列入“中國動物文學大系”(新版)。2022年,“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散文卷把喬傳藻先生作為封面署名人,以喬傳藻散文《山野之魂》命名散文卷,其他分卷的封面署名人分别為林海音、鐵凝、畢淑敏。喬傳藻先生的小說《醉麂》選入小說卷。《望天樹》入選中學語文教材,散文《大象樹》《森林黑土》《絞殺樹》等多篇作品入選小學生語文閱讀教材。《中國兒童文學辭典》《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史》《中國二十世紀兒童文學導論》有專門介紹。另有散文集《星星寨》(雲南版)、《喬傳藻作品選•哨猴》(北京版)、《野象的路》(上海版);譯著有《達•芬奇寓言童話選》《比安基動物小說選》等。2006年榮獲“雲南文學藝術成就獎”。
張維另開一個創作領域,出版了《熊慶來傳》《楚圖南傳》《袁嘉谷傳》《李廣田傳》《當代學者張文勳》等傳記作品,有《雲南名人的青少年時代》《抗戰時期文化名人在昆明》《敢為天下先的雲南人》等專著,合著2部、參著22部,被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墨爾本大學圖書館等多家圖書館收藏,在國内傳記文學創作與研究領域有較高影響力。
作為“他們”詩派重要成員的李森(李生森)長期堅持詩歌創作,有《明光河》《在這首詩中,烏雲像什麼》《撕開》《眺望》《秋天漫遊》《雲南的雲》《中國風車》《雪原》等詩作,有《屋宇》《李森詩選》等詩集,作品多次入選中美等國出版的詩選。
雲南大學注重理論對創作的推動,以及創作對研究的促進。創研并進,研學相融,既有創作帶來的活力與靈動,又有研究應有的嚴謹與厚重。
五、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民間文學
20世紀80年代,雲南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民俗學也開始了學科的恢複與重建工作。相關研究首先在少數民族民間文學領域展開。1978年,教育部委托雲南大學舉辦“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師訓班。1980年3月至7月,來自中央民族學院、吉林大學、吉林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等十六所高等院校的二十多名中、青年教師前來參加“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師訓班。師訓班采取專題講授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著名民俗學家鐘敬文到師訓班講學。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首次在高等院校舉辦的培訓從事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教學、研究人員的師訓班,為中國民間文學、少數民族文學、民俗學、民族學等學科儲備了人才。雲南大學中文系承辦的“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師訓班作為新時期全國高校民間文學教學建設的起點,擴大了中文系民間文學研究的影響力。
1980年,朱宜初的《民族民間文學散論》出版,該書是作者多年從事民族民間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取得的第一批成果,共收錄論文14篇,為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理論建設奠定了基礎。該書出版後,引起國内外學者重視,日本學者馬場雄司在其著作中反複引用了朱宜初的材料和觀點。鐘敬文在《中國民間文藝學的形成與發展》一文中提到了朱宜初在民間文學理論和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83年,朱宜初、李子賢主編的《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出版,這是中國第一部中國民間文學專業教材。中國著名曆史學家、人類學家江應樑在序言中指出:“各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是我國文學庫中的瑰寶,建國後得到尊重,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的理論研究也在此基礎上起步并不斷取得成果,《少數民族民間文學概論》的問世就是一個标志。”該書榮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頒發的“最佳著作獎”。
在1979年舉辦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史編寫會上,修改白族文學史任務交給初稿編寫單位——雲南大學中文系。1980年初,雲南大學中文系師生再次前往大理州進行調查,并于年底開始初稿修改工作,直至1981年完成修訂。1983年11月8日,張文勳主編,張福三、傅光宇助編的《白族文學史》(修訂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白族文學史》(修訂版)榮獲1979年至1989年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成果優秀著作獎、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頒發的特别獎。
新世紀以來,董秀團在白族民間文學領域進行了系列專題研究,出版《白族大本曲研究》《山中歌者——大理石龍白族村民的生活世界》《多元混融中的白族文學——白族文學與漢族文學、印度文學及東南亞文學的關系研究》等論著,産生了較大的學術影響。
随着田野調查的深入,中文系相繼展開民族文化學領域的研究。中文系民俗學、民間文學通過長期深入的田野調查,搜集整理了豐富的資料,張文勳進而提出“應該有一套成熟的理論,出版一套叢書,打出西南民族文化學派,以西南民族文化‘問鼎中原’”20世紀九十年代末,張文勳作為學術帶頭人整合雲南大學文化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文藝學等學科資源,聯合施惟達、段炳昌、黃澤等學者出版了民族文化學學科理論建設系列著作。張文勳、施惟達、張勝冰、黃澤合著的《民族文化學》是中國第一本民族文化學性的系統理論性著作。張文勳主編、段炳昌副主編的《民族審美文化》、黃澤《西南民族文化與民俗——民族文化學的新視野》等也是中國民族文化學建設的重要成果。
黃澤是将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研究擴展到少數民族文化研究的踐行者,他的系列論文《經濟全球化與雲南民族文化研究的文化語境》《民族民俗學刍議》《西部開發中民族文化保護論》《西雙版納傣族曆史上的三次文化變遷及其啟示》《中國人類學的民俗學淵源及學術取向》《南方稻作民族的農耕祭祀鍊及其演化》《雲南未識别群體研究的族群理論意義》《族群視角下的雲南少數民族支系研究》《文化疊壓帶:多民族雜居區域的文化層積關系》《人類學與民族史結合研究在中國的發展》《試論民族文化的生态環境》《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幾種模式》《民族文化學的方法論建設》《關于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方法的探索》《雲南少數民族節日民俗及其神話原型》《民族文化學的學科建設與民族學的文化研究》拓展了雲南大學少數民族文學研究的領域,探索出一條雲南大學民俗學的發展道路。他對西南民族節日文化的研究為神話學界、民俗學界以及民族文化學界樹立了一個研究範例。
鄭曉筠着力于佛教文學研究,她的《佛教與雲南民族文學》《佛經文學粹編》《佛教故事與傣族〈召樹屯〉故事淵源》《佛教對漢族,白族龍文化之影響及其比較異同》《觀音信仰原因考》《佛教對唐傳奇〈柳毅〉扣樹情節之影響》《觀音淨瓶,柳枝形象與中印拜水習俗》《佛教文學精編》《觀音救難故事與六朝志怪小說》《貝葉經與〈召樹屯故事〉不同版本之關系》《唐傳奇〈柳毅〉扣樹源流考》《佛教與白族本主觀念》《佛教與白族龍文化》等,以一個系列,從多個角度對佛教對文學的影響,特别是雲南佛教文學進行了細緻、深入的研究,推進了少數民族文學的研究。
此外,雲南大學少數民族文學的專題研究也有不少成績,張震的巫術文化研究,黃靜華的少數民族文學文本研究,王衛東的桃文化研究,杜鮮的佛教造型藝術研究,羅瑛的景頗族視覺文化研究都頗具特色。
中國西南地區被稱為一個“尚未崩潰的神話王國”,雲南大學中文系依托區域内豐厚的神話學術資源,承襲劉文典、楚圖南、徐嘉瑞、葉德鈞、李廣田等先輩的學術遺産,接續張文勳、朱宜初等學人優秀學術傳統,不斷深入開展田野調查,湧現了李子賢、傅光宇、秦家華、張福三等神話學代表學者,産出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成果,提出了一些重要學術觀點,受到國内外學術界的關注。這也讓雲南大學中文系成為國際知名的神話學研究重鎮。
楚圖南先生1938年發表在《西南邊疆》的《中國西南民族神話的研究》是雲南大學神話研究的起點,他翻譯的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臘神話和傳說》在學界影響深遠。1986年,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張福三、傅光宇的著作《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西南少數民族古代文學探索》。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李子賢一直緻力于西南少數民族活形态神話的考察與研究,在我國神話學界較早地提出“活形态神話”的概念及相關理論。1991年,李子賢專著《探尋一個尚未崩潰的神話王國——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神話研究》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我國第一本較為系統地對西南少數民族神話進行研究的學術著作,該書也确立了中國活形态神話研究的基本範式。1993年,傅光宇的專著《三元——中國神話結構》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是中國首部與法國著名學者喬治·杜梅齊爾(Georges Dumezil)的“三功能論”開展對話的重要成果。作者在對中國神話進行本土解析的基礎上修正“三功能論”,使之适應于中國比較神話學的研究。
雲南大學中文系神話學研究獨具特色的範式是重視田野調查。李子賢在雲南開遠的彜族村寨老勒村發現了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唯一存續至今的兄妹婚“人祖廟”,并且認為這是明代以降彜、漢基層文化、民間文化圓融的結晶。2010年8月22日,由雲南大學、開遠市委、開遠市政府、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日本亞洲民族文化學會聯合主辦的“兄妹婚神話與信仰民俗暨雲南省開遠市老勒村(彜族)人祖廟考察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讨會”在雲南大學召開。
2019年雲南大學神話研究所成立,李子賢出任所長,除彙聚校内神話學研究者,還聘請北京大學陳連山、北京師範大學楊利慧、中國台灣東吳大學鹿憶鹿、日本東北大學山田仁史、韓國延世大學金善子、洪允姬、羅相珍等國内外知名神話學家為客座研究員,形成了一個以雲南大學為中心,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神話研究學術共同體。研究所堅持深耕本土文化、拓展學術視野、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學術思路,以中國神話研究,特别是西南少數民族神話研究為基點;以中、日、韓、東南亞神話比較研究、活形态神話與古典文獻神話比較研究為兩翼;緻力于推進當下神話學之理論提升及方法進步。雲南大學神話研究所已出版“神話研究輯叢”第一輯,包括《神話學講稿》《神話學與中國西南民族——李子賢教授學術紀念文集》《東亞活形态神話比較》《當下東亞各國民俗文化傳承的現狀與走向:首屆東亞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論壇論文集》。
比較神話學是神話學研究的經典領域,黃靜華曾赴哈佛大學訪學,師從國際著名比較神話學大家邁克爾·威策爾(Michael Witzel),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比較神話學專題研究。
搜集整理民間文學,編纂民俗志一直是雲大中文系的優良傳統。1982年,楊秉禮、李子賢參與整理的傣族叙事長詩《九顆珍珠》,雲南大學民族民間文學調查隊搜集、李子賢整理的傣族民間叙事長詩《三隻鹦哥》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白族文學史》編寫人員記錄整理的若幹白族民間故事由大理州《白族民間故事》編輯組收編成書。1982年,受雲南省民委委托,楊振昆帶領1979級同學到景谷縣調查傣族文學,搜集了七十萬字的傣族史詩及民間故事,李靜波在此基礎上出版《白虎經書》,楊振昆出版《三牙象》。1985年,傅光宇、楊秉禮參與搜集整理的《傣族民間故事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90年,楊光漢參與搜集整理的《雲南苗族民間故事集成》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
《中國民間文學大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十四五’重點項目規劃”設立十五個重大工程之一,該工程由中國文聯總負責,由中國民協具體組織實施,工程于2018年正式啟動。董秀團、秦臻、黃靜華、高健、張多分别被聘為史詩、神話、傳說、歌謠專家組成員,雲南大學中文系負責《中國民間文學大系》雲南卷神話與民間故事的編纂工作。
這段曆史時期,中文系還相繼搜集整理出版了一系列民俗與民間文學志書,如秦家華等合著的《西南少數民族風俗志》,楊知勇和李子賢、秦家華合編的《雲南少數民族婚俗志》《雲南少數民族生葬志》《雲南少數民族生産習俗志》《雲南少數民族生活志》,這些民俗志已成為相關學科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段炳昌等編著的《中國西部民族文化通志·文學卷》是中國西部各族文學的集大成之作,該書作者在對中國西部民族文學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分六個章節對西部民族神話、西部民族傳說、西部民族史詩、西部民族歌謠、西部民族故事、西部的民族作家和作品創作做了詳細的介紹。
區域與國别研究是民俗學、民間文學研究的主要路徑。1987年,雲南大學中文系木霁弘與徐湧濤、李林赴金沙江邊考察,次年編成《中甸漢文曆史資料彙編》。1991年,木霁弘與陳保亞、徐湧濤、李旭、王曉松、李林發表《超越——茶馬古道考察記》,首次命名“茶馬古道”。1992年,木霁弘與陳保亞、徐湧濤、李旭、王曉松、李林出版《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之後“茶馬古道”之名漸傳。“茶馬古道”打通語言、文學、民俗、經濟的關聯,極大促進了雲南乃至西南地區的旅遊、經濟、文化的發展。1999年,傅光宇的《雲南民族文學與東南亞》出版。雲南地處我國西南邊疆,與東南亞地區山水相連,相互交往的曆史悠久,文化交流也異常紛繁。作者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對雲南各民族文學與東南亞文學進行比較研究,試圖呈現文學交流對雙方文學發展所産生的重要作用,為民間文學的比較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鑒。李子賢《佤族與東南亞“U”形古文化帶——以神話系統的比較為切入點》2010年發表後在學界引起巨大反響,作者将目光由雲南拓展到台灣及東南亞地區,勾勒出一個“U”型古文化帶。
中文系中國民間文學與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格外重視學科的國際交流。1993年,李子賢策劃發起“首屆哈尼族文化國際學術研讨會”,參會人員超過160人,其間既有來自美國、日本、泰國等十幾個國家近四十位國外學者,也有諸多的國内學者。美國著名學者保羅·路易斯、日本麗澤大學欠瑞實以及國内知名學者劉錫誠、馬昌儀、王孝廉等均在與會人員之列。
雲南大學中文系一直是日本民俗學以及民間文學研究者重要的學術合作夥伴。以白鳥芳郎和伊藤清司、大林太良、君島久子等為代表,自1980年代以來多次訪問雲南大學。1997年、2000年、2004年,雲南大學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組織了三屆中日民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讨會,持續參會的有小島璎禮、佐野賢治、西脅隆夫、欠端實、工藤隆、繁原央、斧原孝守、波照間永吉等數十位日本著名學者。2020年,雲南大學中文系與日本民俗學重鎮神奈川大學簽署協議,雙方定期互派師生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
“東亞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論壇”源于李子賢的倡議,由雲南大學與韓國延世大學共同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緻力于連接海内外民俗學與民間文學同仁,打造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平台與對話空間。2017年8月至今已舉辦三屆會議,圍繞“當下東亞各國民俗文化傳承的現狀與走向”“東亞各國民俗文化與口傳文學的交流及互動”“東亞各國文化多樣性的社區實踐”等論題展開了深入讨論。
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雲南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具有悠久的曆史。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吳宓、楚圖南、陳诠、施蟄存、孫大雨、趙蘿蕤、楊憲益、湯鶴逸、張若名等名家都曾在雲南大學文史系、中文系任教或兼職,特别是湯鶴逸(日本文學專家)、張若名(法國文學專家,中國第一位留法女博士)一直在雲南大學中文系,為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時期以來,在杜東枝、譚君強、姜文清等先生的帶領下,雲南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形成歐美文學、比較文學、東南亞華文文學等研究方向。
歐美文學研究方面,杜東枝先生自新時期伊始就陸續發表了一系列有影響的論文,如《論〈紅與黑〉》《〈九三年〉中的人道主義問題》《論歌德的〈浮士德〉》《關于歐美現實主義文學的幾個問題》等。尤其是《論歌德的〈浮士德〉》一文,被認為是“繼郭沫若的《浮士德簡論》之後又一篇全面研究該書的學術論文”,受到外國文學研究界的較高評價。殷光熹教授的著作《莫泊桑中短篇小說賞析》、蔣印蓮教授的論文《易蔔生戲劇新探》等,同樣是該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歐美文學研究孕育出歐美女性文學研究、當代英語文學研究、俄羅斯文學研究等新的學科生長點。歐美女性文學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如謝雪梅的論文《當代女性文學研究關鍵詞及其反思》、舒淩鴻的論文《伍爾夫女性主義思想的詩學建構與消解——從小說理論到叙事實踐》等。當代英語文學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如李娟的論文《女巫的聲音:論阿特伍德〈死裡逃生的瑪麗〉》、張計連的專著《鏡觀物色:彼得•凱裡小說中的認同問題研究》等。俄羅斯文學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如孔朝晖的專著《兄弟的隐喻:從〈真理報〉(1950—1959)的中國形象談起》、論文《布爾加科夫小說的空間意識》等。
比較文學方面,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1989年出版的中文系學術年刊《比較文學論集》,其中收入張福三教授的論文《比較文學在雲南》、楊振铎教授的論文《對中西現實主義理論的一些比較》、楊世強教授的論文《中西古典悲劇及其理論的比較研究提綱》、李從宗教授的論文《抽他人的金線 織自己的錦衣——論曹禺對外國戲劇的借鑒》等,都産生了一定的學術影響。孔朝晖将俄羅斯文學與現代性問題相關聯,發表了《從鄉村到城市:果戈裡的現代性叙事》、《托爾斯泰城市書寫與現代性思辨》等多篇論文。張計連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生态批評視域下的美國海洋文學研究”,舒淩鴻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近現代英國作家南亞東南亞旅行叙事與文化殖民研究”顯示了比較文學研究良好的發展前景。
最能體現雲南大學特色的研究方向是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譚君強的《緬甸詩人吳梭紐譯詩三首》,鐘秋的《變動的都市風景與沉思的都市靈魂—新加坡華文小說的都市視角透析》《戰争與和平的激情變奏與詩意交響》《論東南亞華文小說的“僑味”特點及其嬗變》,陳麗卿的《論緬泰古代文學中的印度文化因子》《緬甸文學史論》,姜文清的《外來思想文化對泰緬越文學的影響》,降紅燕的《夢莉散文的女性視角》。1991年11月成立了雲南大學東南亞文化暨華文文學研究室,該研究室利用雲南的有利地域條件,在廣泛研究世界華文文學的同時,着重研究東南亞文化及東南亞華文文學,取得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除了撰寫和發表相關論文之外,還編印内部資料集17集,翻譯《緬甸詩歌選》《緬甸小說選》《緬甸文學論文集》各一本,出版《東南亞文化論》和《東南亞華文文學論》兩部論文集。1994年,中文系主辦第七屆世界華文文學大會,會議産生了廣泛的影響。近年出版發表的《“中國性”在東南亞華文詩歌中的百年嬗變》《魯迅對印華作家黃東平的影響及啟蒙知識分子同構》《從華文女作家作品看馬、新、印尼的族群問題》《世界華文文學的多元審視》《世界華文微型小說論文集》《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華文女作家小說比較研究》等論著,顯示了雲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的延續性和實力。
東南亞華文文學方面,一個重要的進展是将華文文學納入教學體系,保證了學科發展的延續性。1994年,中文系首開《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課程,楊振昆、周婉華、鐘秋等老教師都承擔過華文文學課程的教學。其中,《港澳台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課程教學橫跨兩個世紀。2008年以後,更名為《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課程。2014年3月18日,“世界華文文學與東南亞南亞文學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為繼續推進華文文學教學與研究提供了制度支撐。2021年,《華文文學研究》課程列為漢語言文學本科生大類(學科)選修課,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楊松年教授成為該門課程首位海外講學名師。《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華文女作家小說比較研究》列為配套的校級本科生教材。由王衛東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南亞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獲準立項。2022年5月28日至29日雲大文學院成功主辦“第一屆東南亞南亞華文文學研讨會”,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文萊及國内的60餘位學者參會,在國内外華文文學研究界引起較大反響。
雲南大學的日本文學研究起于湯鶴逸先生,他翻譯了《芥川龍之芥全集》。姜文清教授長期緻力于日本文學和文論的研究,他的論文《“寂”與“興趣”》《“物哀”論考》《“物哀”與“物感”》《佛教影響與中日審美意識》《儒家影響與日本審美意識》《“日本的美”與“日本的暧昧”——川端與大江的獲獎之路》《“幽玄”與“神韻”》等對日本的審美意識、審美範疇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他的專著《東方古典美——中日傳統審美意識比較》該書對中日傳統審美意識的交流互動,尤其是中國古代思想對日本傳統審美意識的影響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探讨,并對一系列相關的重要範疇,如物感、物哀、神韻、幽玄等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系統的比較,是一部具有較大學術影響的日本文學、比較詩學專著。
姜文清教授長期緻力于日本古典詩歌的系統譯介,連續出版《日本俳句長編》《日本古代和歌400首》《日本中古和歌500首——平安時代的日本和歌》《日本中近世和歌500首——從鐮倉到江戶時代的日本和歌》四部譯作,産生了良好的閱讀反響與學術效應。
第三節 專業建設
雲南大學中文學科建立了中國學生與留學生,本、碩、博各層次人才全覆蓋的專業,形成了系統的課程體系及較為完善的培養模式。
一、本科專業
雲大文學院設置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
在本科生培養上,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高層次人才。通過核心課程開設以及實踐教學訓練,使學生熟悉國家在漢語言文字以及文學創作、傳播、研究方面的相關政策和法規,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常識、漢語言文學的核心知識與基本理論以及本專業文獻檢索與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并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在文學文化領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了達到本科生人才培養的目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共同實施一套課程方案。課程設置包含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專業教育、拓展教育四個闆塊。
學科基礎課程開設“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書法”“文藝理論原著選讀”“詩經導讀”“論孟導讀”“老莊導讀”“現代詩歌名作精讀”“邏輯學”“中國民間文學”;學科選修課程開設“紅樓夢賞析”“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中國現當代語言學”“俄羅斯文學名著導讀”“華文文學研究”。
專業教育下設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以及綜合實踐環節。在專業核心課程中,文學院開設有“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專業寫作”等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劃分為四個方向:語言文字研究,古代文學與古代文論,現當代文學與民間文藝,外國文學、文論與美學研究。語言文字研究開設有“漢語史”“漢語語音學”“漢語詞彙學”“漢字學”“篆刻”“漢語語法學”“音韻學”“訓诂學”“第二語言習得”“語言文字研究方法與實踐”;古代文學與古代文論開設有“楚辭研究”“佛教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論”“唐宋詞研究”“中國古代美學思想”“中國古代小說研究”“敦煌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散文選讀”“中國戲曲史”;現當代文學與民間文藝開設有“民間美術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名著導讀”“故事學”“西南少數民族藝術研究”“神話學”“中國女性小說研究”“民俗學”“中國新詩選讀”“西南少數民族史詩作品研讀”“文化人類學”“教育心理學”;外國文學、文論與美學研究開設有“《聖經》文學導引”“英美文學原著選讀”“比較文學”“美學”“西方文論”“審美人類學”“中西方美學思想研究”“叙事學”“比較詩學”。學生可選擇1個方向的課程進行修讀。核心課程與專業選修課程互為補充,力求達到廣博與精深的平衡。綜合實踐環節開設有閱讀計劃、研究計劃、學年論文、科研規範訓練、社會調查、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課程,結合讀書會、師生共研、田野調查、推普科普等一系列活動同步提升學生科研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
二、碩士專業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下有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民間文學等九個專業。
碩士研究生課程分為三個模塊:通識課程、專業課程以及實踐課程。通識課程開設于研究生入學第一學期,作為各學位點正式培養之前的奠基課程,為研究生開啟學術大門、拓展學術視野、博覽衆家之長、積累治學方法和治學經驗創造了優厚的條件。中國語言文學學科開設的研究生通識課程分别是“學術研究導引”“文學理論”“文學作品分析”“文獻學研究”。四門通識課均采取系列講座和組合課的形式,聘請各學位點負責人、各學科帶頭人、各學科資深教授等專家學者為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學院還聘請譚君強、張國慶、段炳昌等退休教師重返講台,為研究生講授他們的治學之路、治學經曆和治學方法,以身垂範,現身說法,對學生的浸染效果明顯。通識課程的開設是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改革中的一項卓有成效的舉措。
在專業課程設置上,每個學位點的核心課程均由在本專業領域有深入研究的資深導師主講,保證課程教學質量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文藝學的核心課程為“美學原理”“西方美學史”“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叙事學”“民族審美文化研究”“虛無主義與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的核心課程為“中國文學文獻學”“《詩經》《楚辭》研究”“蘇轼杜甫研究”“佛教與中國文學”“湯顯祖研究”“文言小說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核心課程為“中國現代文學專題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研究”“中外文學創作和批評”“名著閱讀與研究”“文學創作與批評”;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核心課程為“比較文學專題”“歐美文學專題”“東方文學專題”“俄羅斯文學專題”“叙事學”“比較詩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的核心課程為“民間文藝學”“少數民族文學專題研究”“漢藏語言學”“民族文化學”“西南少數民族文學”“神話學”“田野調查”;中國民間文學的核心課程為“民間文藝學”“民俗學”“神話學”“民族文化學”“文獻民俗學”“田野調查”;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核心課程為“語言學方法論”“語言類型學”“漢藏語言學”“漢語詞彙學”“漢語語法學”;漢語言文字學的核心課程為“語言學方法論”“語言類型學”“漢語史”“文字學”“音韻學”“訓诂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的核心課程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專題”“雲南地方文獻概論”“雲南少數民族古籍專題研究”“中國文學文獻學”“文獻民俗學”“古籍整理理論與實踐”。
除了系統的專業訓練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學科設立科研訓練類與實踐類課程與,包括:文心論壇、中文論壇、實踐課程。(1)“文心論壇”。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所有碩士點學生均需提交論文,在各專業分論壇上進行主題報告,并參與其他同學報告的讨論,同時論壇邀請專業資深教師、青年骨幹教師對論文、報告進行逐一點評。(2)“中文論壇”。學科每年邀請多位國内外著名專家學者莅臨論壇舉行講座,要求研究生參加,聆聽專家講座,與專家交流互動。(3)實踐課程。各碩士點有針對性地開設與專業培養目标和實際相符的實踐課程,比如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田野考察實踐課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開設語言調查與實驗課程,并要求少數民族語言、方言方向學生在讀期間至少進行1次語言調查。
三、博士專業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現有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民間文學、文化傳播等7個專業招生,每個專業下設若幹培養方向。文藝學專業下設文藝理論、審美人類學、圖像文化學和視覺文化研究等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設有漢語詞彙語義學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設有古代文學與民俗文化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下設中國現當代詩歌思潮、“五四”以來中國文學、西南聯大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等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下設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民間文學理論等研究方向;文化傳播專業設有媒介文化研究方向。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設的博士點在公共政治、英語課方面遵照學校的課程執行,專業課分為三個模塊,即學位基礎課、學位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學位基礎課由各專業導師共同授課,所有博士共同修讀。學位專業課由專業各博導分别為其所指導學生開設,同時允許同一專業不同導師的學生修讀其他導師的課程。專業選修課亦由專業各博導分别為其所指導學生開設,鼓勵學生在本專業内跨導師修讀。前兩類為專業核心課程,均為博導授課,除本院博導,還外聘本校或外校博導為博士生授課。這樣的課程設置,既保證了各專業博導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又有效體現了不同博導在研究方向上的特色與個性。
四、留學生專業
2004年,中文系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簽訂聯合培養“2+2”中文學士合作辦學協議。2005年宋卡王子大學開始招收泰國學生,在泰國學習兩年後,于2007年8月到雲南大學繼續學習兩年,同時獲得雲南大學和泰國宋卡王子的本科文憑與學士學位。2005年,與泰國藝術大學教育學院簽訂了“2+2+1”聯合培養中文學士合作辦學協議。分别在泰國藝術大學和雲南大學學習兩年,返回泰國進行一年的教學實習,獲得雲南大學和泰國宋卡王子的本科文憑與學士學位。此後,中文系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泰國藝術大學展開了長期穩定合作。2022年,文學院分别與伊朗德黑蘭大學、孟加拉國達卡大學簽訂“2+2”“3+1”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合作辦學協議。文學院招收的留學生從本科生到碩士、博士全覆蓋。現今,雲南大學成為南亞東南亞最知名的中國大學之一,雲南大學文學學科在周邊國家的影響逐步提升。
留學生本科課程分為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必修課程開設有高級漢語、高級漢語聽說、現代漢語語音教學、現代漢語詞彙教學、現代漢語語法教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等;選修課程有中級HSK輔導、高級HSK輔導、中國文化、中國風俗與禮儀、中國傳統藝術鑒賞、中國書法、古代漢語、中國曆史等。碩士、博士采用與中國學生相同的培養方案,與中國學生一同上課、一同學習,導師與任課教師以同等标準對學生做出要求,以培養更多知華友華的高層次人才。